简书写作小结

2022-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虚拟现实235

在简书写作4个月了,中间写写停停。有老故事也有新故事,有诗、散文、小说等体裁,有悬疑、爱情、科学等元素,但都是权当做日记来写的。并没有成体系、成规模的内容,都是为了实现我最终要写的内容练笔用的。

我是想写属于自己的书的,当我前几年第一次把这个想法表达给我最好的朋友,他“嗤之以鼻”:“你一个不看书的人写毛书。” 作为同住过好多年的好基友是了解我的,可能确实没见过几次我看书。但过了两年俩人心境又有了变化,我再次说到想写一个科幻长篇时,他说你得先看书。我说我看了,我看了《三体》,他说:“他妈《三体》是个人就看过,你得多看书,看那些经典名著比如《魔戒》看人家是怎么构建一个庞大又精细的世界的。” 其实我知道他说的有道理,但我隐约中一直对读书有种抵触,并不是我做不到,而是一种我当时说不出来的原因。第三次是最近在简书写作这段时间,他说你看了《魔戒》吗,我说我看了一点没看下去。然后我告诉了他我找到的我为什么不愿意投入精力去读书的原因:不敢看。这个原因是我最近在简书上写字总结出来的,说出来有点装逼,但事实如此。那就是我发现自己是一个copy machine 而不是一个idea machine, 一旦读了一本书后续脑袋里的想法很容易被书里的内容同化,以至于自己写出来的内容充满了读过的书的影子。

这一点对于特别强调创造价值以及有自由执念的我来说是很大一个阻碍,不愿让任何框架束缚住自由的意识,输出的都是别人已经写过的事情这些不合常理的观念深入我心。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最近完整读过的一本书也就是年初时读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然后最近我复盘写过的文章,发现几乎每一篇都充斥着《潜水艇》里的影子,很多甚至都是在我写时不自知的,足见这种先入为主的内容潜移默化影响有多深。

所以我也从来不看所谓的写作框架或写作套路,我心里知道那些是有用的,万物皆有规律,我只是害怕我接触过后完全会按照那样的套路去写故事了。不过多读书还是必要的,这个是我需要克服。对于简单的故事可以随性而为,对于宏大的故事要想把控好必须参考已有经验。比如目前我对多人物角色的塑造、复杂情节发展的把控上就差很多。

后边就要开始写科幻了,先从几个中短篇开始,困难是有的,想突破也有方法。今天闲来无事,梳理了一下个人的总结以及后边要开展的几个话题。

随性而写是给天才准备的,作为普通人一员的我没有这个会走很多弯路,接下来我就打算采用大家接触过但没有深入了解过的领域做故事背景,这样很容易展开描述也容易勾起兴趣。直到我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幻想文学应该怎么写。被文字驱动的宇宙——读陈春成《音乐家》 音乐家是《潜水艇》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周末又重读了一遍,也有了一些新思考。

下边是目前可以扩展成故事的idea雏形,后边打算写成中短篇。

  1. 节奏社交app
  2. 后台上帝视角进程
  3. 递归回溯虫子
  4. 人体生化反应记忆跳转
  5. 人工智能观察者
  6. 匿名好友

虚拟现实:用代码表达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