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自由的夜行》:安静,让我重生
史铁生的文字,特别适合晚间读。
安静的夜,心才能触碰到安静的文字。
他这样描述地坛:“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他也这样描述在地坛的时光:“在满园弥漫的沉浸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01 有一种力量,来自安静
史铁生21岁失去双腿以后,在地坛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失意、最迷茫、最痛苦的时光。
也是这些低到尘埃里的时光,让他与自我对话,与时空对话,与灵魂对话。
他把他的孤独,他的安静,他的迷茫,他的挣扎,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下来。
这些流露着他生命的真诚的文字,让读到他文字的人,会热泪盈眶,会静默无声,从此以后也会更加笑对生活。
一个生活安稳,身处喧嚣的人,是写不出这么有生命厚度的文字的。人世间总有一些苦难是逾越不了的。
苦难,才让人在无尽的安静中叩问生命的意义。当一个人穿过了那扇看不见的结界,便终是能走向了逾越,走向了自洽。
苦难,才让人在无尽的安静中看见他人的不易,从而多了一份悲悯。当一个人眼里有了别人的不易,便终是能摆脱物欲和名利的控制,不再迷失其中。
就像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写下了最感人的诗篇,就像西藏那苍茫沉寂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出的信仰。

02 有一种视野,来自安静
有一段时间,我在外面还有一片自由天地的时候,工作和家庭的撕扯,让我不由自主地对安静充满了向往。
很多人都说,旅行要一群人才好玩,但那段时间,我只想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逃离。
那时候,孩子们还不十分着急升学,家里还有爸爸妈妈镇守后方,我得以在每个心生浮躁的间隙,开上车就出走。
被我视为心灵的救赎,能量加油站的地方,一个是一次之缘的青朴修行地,一个是离长沙大约两小时的武功山。
初到青朴,正值四月,西藏的山还没有苏醒,还是冬天萧瑟的样子。
那是一座毫不起眼的遥远的山坳,我不知为什么要去爬这样一座安安静静,没花没树没草的山沟。直到走到半山腰,才发现这现代文明的世界里,还有一些人竟然过着山洞修行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竟然可以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欲,也没有那么多的求。
那时候的我,在苦苦地践行“平衡”二字,可生活却丝毫没有因为做得多而更好,直觉得心越来越沉重,越来越闭塞。
既想要家庭,又想要事业。每当有失衡的事,冲突的时间,我总觉得是我的能力不够,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毕竟我的信条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找到方法。”你看那些成功的女人,他们也有家,有孩子,他们还有那么出色的事业。
修行者的笑容很热忱,我听不懂他对我说什么,但我感受到了来自那座修行神山传递给我的启示。
我站在他们的修行洞前,望向山下的雅鲁藏布江。那一刻,一行热泪忽地涌出,一念间,我好像明白,这世上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就在那一刻,身心忽然变得轻盈,开阔了。
武功山虽然是江西省的,可它就在长沙旁,是踩上油门,就能到达的地方。青朴回来后,我把武功山,当成了心里的青朴。
武功山的迷人,在于它的安静,它的变换莫测。它像极了生活,会苦一阵子,又甜一阵子,就像你不知道生活的哪一刻是酸甜苦辣哪一种味道。
有时候,上山前,山下阳光灿烂,山上云雾缭绕。当云雾从远处滚滚向自己包裹而来,最终漫过自己,将自己和一切吞没。你的世界可以瞬间只剩下自己和脚边的小草。
有时候,也没来由的突然下起雨来。当你以为遇到了一个雨天,可是不一会儿,你才发现,雨只是逗你一下,让你小小的惊慌一瞬间,便飞速地溜走了。
有时候,细密的云在你身边散步穿梭,一颗不大的小树静静的立在不远的山坡小径上,就像一幅唯美的山水画。
当我情不自禁向着小树走去,走着走着,再远些的天际慢慢显现了,一个辽阔的世界又出现在眼前。
03 有一种生活,来自安静
史铁生在地坛,我在武功山。
当年的地坛没有入织的游客,也没用智能手机夺走史铁生的注意力。他在这里与自己真诚面对,写下了希望,写下了深情,写下了他的人生。
当年的武功山也没有完善的条件,手机常常没有信号,一上山就几乎与外界失联。晚上住在简陋的铁皮屋里,只能听风声雨声,夜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铁皮屋老板的招待屋里,有热茶,有篝火,有来自四面八方行走的人。
有一天清晨,一片迷茫的晨雾中,一个大哥背着鼓鼓囊囊的徒步装备从我面前走过。
我追上他,问他去哪。他说徒步穿越武功山。
我问要走几天,他说计划三天。
看着他一个人独自消失在浓浓的雾中,消失在没有尽头的小道上,我心生向往,又心生恐惧。
记得陈坤发起过“行走的力量”。
一群人,走一条静默的路,你只需要安静的走,过程中不与任何人交流,只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感受。
我曾经默默为这个项目叫好,娱乐圈如此喧嚣的氛围下,还有能如此愿意关照自己内心的人。
这几年,不能出远门,我为自己发起属于我的行走的力量。在小区里走一走,在洋湖湿地转一转。有人问,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呢,叫上一群人在草地上围坐才好啊。
嗯,我们的生活从不缺聚集,即便一个人,也随时沉浸在手机里。
唯独独处,极其稀有。
几年的陪读生活,有时给朋友打电话,几乎所有人都在忙,便不敢再给朋友们打电话,生怕忙碌的朋友,顾不上接一个闲人的闲聊电话。
一个人走在小区或公园里,工作日见不到几个年轻人在公园里晃悠,我也曾感到脸红尴尬。
我不管这些,就当这是我的青朴,我的武功山吧。我需要一个人独行,那就独行吧。
走着走着,我也从迷失中回归了自我,找回了本心。
向内求,不再抱怨,不再委屈,不再带着满满的牺牲感生活,生活又明亮了起来。
04 想念地坛
有读者问史铁生,他去地坛怎么找不到他说的那种安静呢?
多年后,史铁生自己也再去地坛,地坛确实已经不再安静。
但他说,地坛有他,他有地坛。
就像如今的我,陪读没有假期,却又天天像是假期,青朴那么遥远的地方一生大约也就去一次吧,武功山也不能说走就走,我在心里修一处安静的圣地。
文/田田阅读成长
读史铁生《自由的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