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不是忘记曾经所学,而是延续那种学习思维
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习了很多东西,如果不是这本书提醒,恐怕都忘了自己当年花了很多力气学的东西都已经不留痕迹的忘却了。我学了那么多,最后却像风一样划过,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就这么浪费了?
更为重要的是,长大后的我们发现,我们学了那么多,却好像没有变成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如何与人相处,情商这个字眼在成年以后才在横冲直撞中幡然醒悟后不断总结;学了物理好像也不会使用和维护家中最基本的电路设备,就好像记忆错位,大脑失衡。
如果说这些很可怕,更可怕的是继续延续着这样的学习方法,继续今天的生活,或者继续用这样的方式引导下一代孩子的学习。这种思维恐怕比忘却掉的知识更可怕。
我们也终于开始将眼光注视到了“传统教育”这个字眼,它有什么样的谜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然而樊登老师推荐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却给我们提供了作者毕生的研究,这些研究比我们普通人所能想到的要系统和严谨的多了。
对于我来说,既然这本书提到了学习要看“回报性”,究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不是浪费,才是有价值的,那么我的脑海里就开始活动了,我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而这个世代知识和信息看起来随手可得,然而真是这种随手可得才让我们不知不觉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信息太多,就不思选择,也不禁大脑深思熟虑,仅仅是肤浅的在眼前闪过,娱乐了大脑,却并不会产生再多的好处,比如说知识的内涵和你了解某一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理解后的愉悦感和通透感。如果所学的无法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如果我甚至无法辨别哪些是有生活价值的学习,那岂不是很糟糕。好吧,我提醒我自己,我需要适当清醒一点,还是“构想一下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吧,让知识在我的生活中实际运用起来。即使是我感兴趣的是诗歌,最起码它还可以让我培养对这个世界有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全局性理解概念,对所学的知识,不是混囵吞枣的应付,也不是照单全收的接受,而是在理解和灵活运用下,构建对这个世界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每一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的灵活运用,知识就转化为生活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效果因素也有好多,又一个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探究“知其所以然”,传统教育更喜欢提供“标准答案”“正确答案”,这些“答案”就好像一个又一个扼杀学生想象力的武器一样,将孩童原本脑海里许多古怪有趣想象力膨胀的“问题”消灭殆尽。更无需他们探讨背后的“所以然”,也用不着知晓“所以然’,所以最终只会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只会随着大众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看法,随着别人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情绪。比如爱国砸车行为,很多人也一拥而上,不知道这种“砸车爱国”背后究竟反映的是爱国还是其他黑暗心理。
探究“所以然”可以渐渐摸着问题的本质,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提出“有生命的问题”来帮助我们面对问题。第一个是“假如不是呢”?以前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就会想答案是什么?或者寻找那个别人已经提供好的答案,然而,问题也许有很多的背景,很多的因素,很多我们还没有获悉的情境,所以多问一句“假如不是这样呢”?也许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个是“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经常和一些朋友讨论问题,有些人只会在浅层次上打转,有些会抓住核心深挖,如果没有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也许就不会看到问题的本质。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常常让人精神一震,大脑反思。
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点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买书看,,最终我用两句话结束。
1、融会贯通的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
2、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201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