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28语言建构:你是你说出
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28语言建构:你是你说出来的!》2023-12-22,星期五,冬至,温故而知新
2022年12月28日,224天之《028语言建构:你是你说出来的!》讨论作业:
❣️❣️❣️语言建构世界!!!
问: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你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用上“语言建构”的知识,我们换一种方式去描述它,有什么新发现吗?
答:【印象最深】 ❣️语⾔会潜移默化地限定你认识世界的⾓度。
❣️只要我们改变对某些事物的习惯说法,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语境,在新的认识框架中看到新的关系、新的规律、新的你。
❣️不同的语⾔,也许可以带来⼀个不同的世界。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格就是建构的产物,不同关系就是不同的语境,所以,不存在⼀个⼈的“本质”怎么样,他只是在不同语境中,被建构出了不同的特点。
【个人感触】目前最烦恼的是,常常要面对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和人。
❣️应改变语言,这世界上没有想不想做的事,都是一些新的突破和尝试,要保有好奇心,积极努力,才能轻松应对。
…………………………………………………………………………………………
【印象最深❣️最有收获】
①关系中的⼈格,语境对⼈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关系中, 你作为不同的⾓⾊可以表现出不⼀样的个性,可能在⼀些⼈眼中你是内向的、温和的,在另⼀些⼈看来你是外向的、强势的。
❣️20世纪60年代,整个传统⼼理学都受到了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冲击,它的新发展就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主张是,所有被认知到的事物都没有独⽴的客观性,⽽是主观建构的产物。
对于物品、事物:总得有⼀个“本质”的⽤途吧?建构主义恰恰否定了这⼀所谓的“本质”。⽆所谓“究竟该是什么”,它是什么都可以。
理解如桌⼦、凳⼦等物品还⽐较简单,⽤在⼼理学中理解⼀个⼈,建构主义就显得有些抽象了。
②前⾯讨论过的稳态,⼈的⼼理特点虽然在⼩范围之内波动,但整体上是稳定的。
但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所有这些稳定,并不是唯⼀可能的⼀种稳定。建构主义者认为,稳态是建⽴在⼀定条件之上的,这个条件就是语言。⽤特定的语⾔,进⼊特定的语境,才能构成特定的稳态。
③在建构主义的脉络下❣️语⾔对⼼理的影响。
(一)【语⾔在关系中塑造!】⾸先,语⾔是⼀种认知世界的框架,是在关系中被塑造出来的。
美国⼼理学之⽗威廉 ·詹姆斯,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个婴⼉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
婴⼉头脑里基本的认知图式,是⽗母⽇复⼀⽇地⽤语⾔灌输出来的!…重复的次数多了,他就会把不同的东西和语对应起来…所有这些互动的规律,都会以语⾔的形式保存下来。
❣️语⾔是⼀个代号。在语⾔背后,我们如何跟⼀个事物产⽣关系,这是更重要的。
❣️在熟悉的⼈之间,语⾔甚⾄是可有可⽆的。
特定的关系塑造了特定的语⾔,也固化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某⼀种特定框架。
(二)【潜移默化的限定】
语⾔被关系塑造出来之后,❣️影响可能⽐你想得要⼤。这就是第⼆点:语⾔会潜移默化地限定你认识世界的⾓度。
这种机制⼀⽅⾯很有⽤,巩固了我们内在世界的稳定性,但另⼀⽅⾯又是⼀种局限, 限制了我们认识事物的⾓度。
语⾔对认知的影响是相当隐蔽的。我们常常认为事物本⾝是客观的,偏见只存在于我们的想法中。❣️事物本⾝未必“客观”, 当我们叫出它的名字时,建构就发⽣了。 我们通过语⾔,已经选择了某⼀种认识它的固定视⾓。
(三)【不同的语⾔带来不同的世界】
说到底,语⾔只是⼀种习惯❣️只要我们改变对某些事物的习惯说法,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语境,在新的认识框架中看到新的关系、新的规律、新的你。不同的语⾔,也许可以带来⼀个不同的世界。
这⽅⾯最激进的应⽤是认知语⾔学家,乔治 ·莱写过⼀本书,叫《别想那只⼤象》 来⾃于⼀个著名的实验:让你不要想⼀只⼤象,你做不到,因为不去想它的过程,本⾝就已经是⼀种想。这是⼀种⾮常隐蔽的操纵:⽆所谓你表达的具体内容,你的⽤词本⾝就已经决定了对⽅的内在加⼯框架。
④❣️我们未必要用【语言】去操纵别⼈,但我们想想,⾃⼰是否经受了这样的影响但是不⾃知?
⽐如这⼀百多年来,对情绪的研究似乎都在强调它⽣理和原始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描述情绪的词,常常会借⽤病理的、破坏性的意象。
·中⽂⾥,我们会说“欣喜若狂”“痛不欲⽣”。
·西⽅语⾔中也⼀样,⽐如“歇斯底⾥”这个词,表⽰情绪激动、举⽌失常,⽽它的词根, 正是古希腊医学中的⼀种⼦宫疾病。
久⽽久之给⼈⼀种印象:情绪等同于智识的缺失,是⼀种野蛮、倒退,还对⼈造成潜在的伤害。
❣️如果反过来,我们把情绪叫做⼼灵的诗句,会不会就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当⼀个⼈流淌眼泪的时候,不要说他在崩溃,⽽是说他那⼀刻很勇敢,他诚实地向世界打开了内⼼。
在这样⼀种描述下,我们就会⽤完全不同的态度去理解和对待他,他收到了不⼀样的反馈,表现也就不同。
⑤【案例】刚开始做⼼理咨询的时候,遇到来访者⽼迟到、请假,谈话时顾左右⽽⾔他,专业术语称之为“阻抗”,意思是来访者出于防御⼼理,害怕深⼊,所以⽤这样的⽅式破坏进程。这个词会让我把它当成⼀种障碍:你阻抗,我就要克服你的阻抗,这只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紧张。
后来,换个词,叫做“甲方反对”。我是⼄⽅,拿出⾃⼰的咨询提案,甲⽅不同意,所以才会有那些不配合的表现。既然甲⽅是买单的⼈,⽆论这是不是他的防御,都要努⼒去沟通、调整,推进这个⽅案。
看❣️换个说法,就建构了不⼀样的关系。这对后来的咨询⼯作⼤有好处。原本不合作的来访者,经过了⼏轮沟通,就会取得良好的进展。
⑥【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语⾔对⼼理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之所以表现出多样性,是因为他们被特定的语⾔,在特定语境中,形成了特定的稳态。
现可理解:“关系中的⼈格”会在20世纪六七⼗年代翻红了。因可以⽤建构理论来理解。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格就是建构的产物,不同关系就是不同的语境,所以,不存在⼀个⼈的“本质”怎么样,他只是在不同语境中,被建构出了不同的特点。
…………………………………………………………………………………………
❣️❣️❣️语言建构世界!!!
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世界是上帝的,是物理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语言建构的
❣️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考!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本身自带意义,语言不是思维的产物,而是思维的前提。是的,你没有看错,索绪尔完全颠覆了之前的认识,他表达出这样一种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考。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91年瑞士日内瓦大学担任教授,讲授梵文、希腊文、拉丁文,甚至波斯诸王碑文和欧洲地理语言学等各种涉及语言的课程。1913年索绪尔死于喉癌。他死后,他的学生巴利(C.Bally)、薛施蔼(A.Sechehaye)、里德林格(A.Riedlinger)合作,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札记进行整理组合,编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1916年在瑞士的洛桑出第一版,1922年在法国的巴黎出第二版,其后还连续出了第三版、第四版,1949年出了第五版。世界上各种重要的语言差不多都有这个《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译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c201ecb80dfea2b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a4d03a250352db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33112340b7267bd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6f409283aa5b873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a90031d5dd95e16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3237a5fc95e1781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0b80db840f6df8f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c20c6d26ccb6cdc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552/759e98fdb218d3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