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小的错误,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最近按照客户的要求寄送几分样品到客户提供的广州仓库地址,然后再由广州那边发往客户的国家。
本来是打算让厂家将样品邮寄到办公室,然后在统一往广州邮寄,这样一个包裹就可以了,而且自己亲自包装,唛头,要求都会做到心里有数。而且最主要的是不用透露客户信息。
奈何因为口罩原因,工厂那边不能往这边寄送,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工厂提供客户的信息,然后直接发送到客户指定的位置。于是就让这几个样品的工厂分别打包拍照后,直接从工厂到客户仓库,并且将单号抄送给客户。
本以为几个样品邮寄到了,直接签收就完事了。谁知,没过几天,其中一个工厂那边传来消息说,快递通知工厂目的地拒收样品件。让我询问客户是怎么回事?
我心里想,难道客户没有和仓库那边沟通吗?幸好在聊天软件上有客户的联系方式,因为发邮件太慢了,客户也不一定会及时查收,于是信息留言后直接拨打去电话将工厂这边的信息传达,让客户与货运仓库联系。
然后又考虑到客户可能语言不通,万一沟通起来不便利呢,翻看地址信息找到邮寄地址上写的联系人,直接拨打电话过去,却没有人接听,那就加上微信吧!说来也怪,对方不接电话,但是却加上了微信。
当然加微信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我没有写事情的问题,而是直接写“寄件”,那么对方联想到的就是有人要寄送样品,而不是自己拒收样品到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会很害怕也很厌烦去给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拒收的原因,更怕是来找茬的。所以备注上“寄件”两个词,就可以让对方放松警惕,是正常的业务往来。也很容易通过。
等对方通过后,再将事情的经过大概复述一遍,然后询问对方原因才发现,原来是工厂没有按照客户的要求指示去贴唛头。客户要求的是内外全贴,然而这个工厂只是在包装盒里面贴了唛头,外面没有,导致仓库管理人不知道是谁的快递,要送往哪个国家,所以人家才拒收的。
人家既然解释的那么清楚,那就说点好话,尽量让对方签收总比原路打回强的多吧?谁知,快递员已经等的不耐烦去送其他的快递件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联系这个快递员呢?让人家再派送一次?总不能让仓库管理员打电话吧?再说人家也不知道送快递的电话呀!
跟仓库那边确定好再次派送可以接收后,就是如何联系快递员的问题了,于是问工厂给他反馈信息的是哪个电话?是官网还是手机号?对方回复是官网电话。
然后在官网上查询到送件人的电话拨打过去,却一直是在占线中,不得已,又尝试加对方微信,发现南方一代好像加微信比打电话要管用的多。
在对方还未通过期间,尝试尝试官网电话看能不能内部催促一下。既然官网能通知到这边,那也一定可以通知到快递员。
说到官网电话,不得不说现在真的是高科技,全部机器语音操作查单号,查运费,连人工客户的指示与操作都没有。如果你语音说“客服”,对方说无法识别,或者是推荐出来别的业务。但是说“人工客服”后就会转接到人工服务。只是在提醒语录上并没有人工客服这一个选项和指示令。
这也大概就是为什么工厂很头疼如何去通知快递员的原因吧?因为官网电话没有人工客服选项,而且再加上南北方言差异,快递员说的如果是不标准的普通话,北方人可能听不太懂。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加上对方微信,然后打字解决问题的原因。
还好,不仅找到了人工客服,让他们内部沟通再次派送一下,快递员那边也通过了微信验证,然后看到我的单号信息以及问题及时告诉我,让我将需要添加的信息发给他,明天再次派送给对方,并且再三和我确认是否和仓库管理员沟通好了。
这个时候又不得不感谢这个快递小哥的耐心和帮助。毕竟人家还得帮忙将唛头信息打印出来,还得贴上,接着第二天再次派件。(这可不是人家分内的活哦)人家完全一句话可以拒绝但还是很热心的帮了这个忙,所以大大的给这个快递员点个赞。第二天早晨看着快递终于被签收入库,这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和多啰嗦确定几遍,尤其是不经过自己的手操作的时候,不一定你将信息传送出去了,对方就会谨记在心,而且任何一个小的疏忽就可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和解决,你看,就是一个没有贴唛头的看似很小的问题,却需要多方沟通协调,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其实事情很简单,但是办事的人办不到位,就会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