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职场菜鸟成长记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作为打工狗, 想对那些实行996的公司说…

2017-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每天笑三声

作者:每天笑三声 原创

有消息说,中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人,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尽管这则三年前的假消息早已有媒体辟谣,但是,过劳死在职场确实一个不能不正视的话题。

有媒体称,应尽快把过劳死纳入工伤。看来啊,媒体还是要提高姿势水平,毕竟过劳死尚纳入工伤太过遥远,而所谓“996工作制”却逐渐成为一些行业内的共识。

去年开始,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始996工作制,消息瞬间炸锅。媒体也是各种指责,大意是现在行业不景气,企业也是没有办法。996虽然不太人性,但是必须要保证员工的加班费用。

先说说加班,不排除有部分人主动加班,主要是想完成目标,并提高知识水平。但正常来讲,加班是企业和员工双方你情我愿的事,企业要赶进度,员工能获得相应的加班费。但现实却更多是一个愿打一个不愿挨,最后挨了也没费用补贴,真真痛在身、累在心。

再说说996工作制,每年9个月,每月9天,每天6小时的工作制度。呵呵,开个玩笑。996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六天的意思。其实,这种酸爽的工作制早就屡见不鲜了,尤其是加班加到“眼前的黑不是黑”的互联网界。

其实很多大企业都是996工作制的灵魂践行者,他们将996贯彻到让人忘记一天其实只有24小时。据说有的电商企业在年终大促的准备阶段,员工在公司地上扎帐篷。真狼性啊!

996不是一个新话题。实际上,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都想这么干了,或者已经这么干了。其核心价值就很粗暴:加班就是狼性,不加班就是小资。另外,要加班费的也是小资。

这些业界“长者”都这样,何况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但区别在于,大企业是给足了员工钱的,大城市生活本来就有点艰难,想挣点外快很正常,如果加班有加班费,还省去了找兼职的时间精力,公司也能给员工体现“只要给足加班费,当牛做马无所谓”的当代职场人素养。

相形之下,小企业的目的不是给员工赚加班费的机会。而且,不怪别人怀疑,用加班迫使部分人员离职也是一种屡见不鲜的做法,业界套路早被前辈们玩得差不多了。

长三角珠三角的工厂早就实行了比996更让人充分利用时间的工作制。长时间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什么行业。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口清新的鸡汤早就变成“生活是工作的一部分”。

据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人员估计,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个小时,远高于美国人(每年1790个小时)、荷兰人(1419个小时)、德国人(1371个小时)甚至是日本人(1719个小时)。

实际上,这还只是一个偏官方的数据,各行各业花样加班可谓百花齐放,而且普通中国工人每年上班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也不鲜见。总之,很多人都知道凌晨四点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中国初创公司的职场文化甚至比硅谷还要苛刻,虽然硅谷也是996(一天工作9个小时,早上9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

除了用人成本提升以及创业寒潮的来临,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两个竞争渠道——成本和速度也不那么灵光了,此时要想取得市场胜利,就只剩一种所谓企业文化的驱动,那就是全天候机制。恩,也就是大家亲切的加班文化。

大家都知道,企业负担非常重,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存更是步履维艰,没办法,只能转移成本,普通员工也就饱受加班之苦。

那么,如何才能不加班,或者说越来越少的加班呢?

从企业角度来讲,国家应大力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真正体现营改增这些政策的初衷。

其次,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有一个问题,当他们被剥夺了睡眠,初创企业的员工们还能高效率地工作吗?

如今我们在世界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不弱于美国硅谷,不缺技术、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不缺大数据和分享经济这些最前沿的概念,却有意无意地回避生产效率提升之后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