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猥亵,谁之过?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七话人生

01 

某日坐巴士,车子在高速上行驶,大家都向往常一样,有的睡觉,有的看书,有的发呆。

这时,有个女生慢慢地走到司机先生旁边,她小声对司机说:“师傅,能不能帮我换个位置?”司机正专心地开车,似乎没有听到,车上的其他乘客也没有反应。女孩的手紧握着车上一根杆子,再次问了师傅。

师傅说:“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没想到,女生突然哭起来了,说:“说在我旁边一个男的,大白天,干些不该干的事!”

这时,车上的人,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位女生,拿着手机的手,一直在颤抖,我感觉她内心很恐惧和害怕。

车上的女乘客,鼓励她把事情说出来。

女孩情绪失控,边哭边说着刚才发生的“恐怖事件”。

原来,她旁边坐了个猥亵男。

她的电话那头,应该是她老公,她哭着跟老公说她的遭遇,挂完电话后,直接打了110报警。在这个过程中,女孩浑身颤抖着,走到那个男的旁边,对大家说:“就是他!” 但是,女孩一直回避看他的眼睛。我们无法去体会,当女孩从小睡中醒来后,突然看到不堪的一幕,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心情。

这种阴影,可能是保留一辈子。

被猥亵,谁之过?

02

全车乘客都很配合地待在车上,等待警察的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车上的很多女乘客一直对女孩说:

“不怕不怕,你不是一个人,我们跟你在一起。”

一句话,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

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让你感觉很无语和失望。

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笑着说:“她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他话刚说完,一位女士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你家人身上,你还会这样说吗?”

那位男士立马变脸,毫不客气地对那位女士说:“你给我闭嘴!”

“喂!你能不能对受害者,多一些善意!”

同样一件事情,放在外人身上,你就当看热闹,不但没有同理心,反而现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和怀疑受害者。

只有把自己置身其中,才明白个中利害关系,便想要尽快甩锅。人性的弱点,可谓暴露无遗。

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风凉话的吃瓜群众,受害者才会更加感觉害怕。我想,很多没有站出来的受害者,除了不知道可以求助外,更害怕说出事实的真相后,旁人不理解和怀疑的眼光。 被猥亵,谁之过?

03

还有人说,那女孩穿得有些露了!

关于这点,我想到2018年,年轻的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司机强奸杀害。

遇害当日,女孩穿着的是保守的黑色长衣长裤,可是媒体在报道时,出现的确是女孩穿着露肩吊带的照片,从而给大众带来错误的印象,甚至是侮辱评价受害者,给受害者和她的家人带来二次伤害!在大众的心里,女孩被猥亵或者被性侵,肯定是她穿着太暴露了,才让对方了有了想要下手的冲动! 被猥亵,谁之过?

这种逻辑,就像是在路上走被扇了个耳光,咱也不怪打我的人,只怪咱长脸了,更怪咱走在大街上。

如果被猥亵的是男性,也是因为他穿着暴露吗?

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施暴者,他们期待的,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完美的受害者。

他们希望,被害人是挑不出毛病的,一个无懈可击的完人。

只要受害者有一点和“不完美”沾染关系,比如穿着有些暴露,都要被扣上“活该”与“自找”的帽子。

在类似新闻的评论区,吐类似口水的网友大有人在,不禁打了个寒颤! 被猥亵,谁之过?

他们出于所谓的好心说:“女孩子穿保守点才是保护自己 ",表面上是体贴,但仔细想想,这说法的另外一面,分明是“你出事一定是因为你不自重 "。

旁观者以偏见的视角审视受害者,以自己所以为的偏见,去推测实际的犯罪场景,尽管他们并不了解。

被猥亵,谁之过?

04

美国阿卡迪亚大学(Arcadia University)的凯瑟琳(Katherine Cambareri),在征得受害者同意后,拍摄了“ 受害者被性侵时穿的衣服”系列照片。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很暴露的衣服,对吗?

被猥亵,谁之过?

这些看起来毫无美感,甚至是毫无性感可言的单品,沉默地陈列在画框中间,无声地讲述着受害者曾经的屈辱。

穿什么真的不重要,想性侵或者猥亵你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你穿什么。

所谓“女性穿着暴露诱发男性犯罪”,无非,就是在为施暴者开脱。

我们作为女生,得说一句,穿着保守并不能使你免受骚扰之苦。实验研究表明,男性在实行性犯罪时,会选择看起来弱的,很容易下手成功的对象,选择很容易实施的地点,而并不是因为哪个女生穿得少。事实上,民风越保守、女性地位越低的国家,它的性犯罪率远高于,那些开放的、满街性感女郎的国家。比如,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女性被强奸的案例也是频频高发。就像动物的花纹一样,你看上去越成熟自立,越不可欺负。他们欺负你,不是因为穿得性感,你美得妖娆,而是你相貌上看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气质上像只小兔子。尽管,赤裸的真相,让人不寒而栗,可是我们依然,要去相信人性的美好和人们的善意,毕竟好人还是居多。当女性被猥亵时,请使用你的权益,勇敢地,拿起手机报警,指证作案者。也希望人们,对受害者,多一些支持理解和善意。 被猥亵,谁之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