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祂说
2019-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胡家闳高管教练
这是胡家闳的日记本。文字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不是我的考量。因为,那是祂在我脑子里诉说的智慧。
识与执念
试想两个对象,都有类似的行为倾向,只是不同程度。(A)在医学上被诊断为病态,(B)虽然有行为倾向,但却不达生病的标准。我们和A及B生活在一起。我们往往对A不生气,甚至能同情,但我们对B却会生气。为什么?
0)我们对对象的思维定式(paradigm),也就是判断,让我们决定我们和这两个对象互动的模式。
1)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对于可以沟通的对象B,会试图去影响;对于无法沟通的对象A,我们就会放弃影响。
2)我们生气是因为觉得对方是一个可以沟通的对象,但是我们却无法影响。
3)我们生气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控制欲的无法满足。
4)说到底,还是分别心和执念在作祟。
5)要有健康的关系,关键还是我们的分别心(‘识’)和控制欲(‘执念’)。如果我们不分别,同时只是尽力去滋养和服务对方,而不是控制对方,双方都是晴天。
6)人要活的快乐,就要学会从reactive升华到到proactive方式的成长。清醒地避免让自己持续关注充满禁锢与刺激的有形世界,造成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停受到环境的刺激,甚至迷失方向。相反的,努力的发现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声音(vision和mission),清晰自己的价值与原则。让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围绕着实现使命而活,并清醒地以价值观及原则为自己导航,永远走在喜悦充实的路上。
感谢上帝。感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