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

禅定秘密:寂止和胜观有什么样的区别?《觉知当下》(连载七)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667人  97b3ffd05784
禅定秘密:寂止和胜观有什么样的区别?《觉知当下》(连载七)

特别提示:本文节选自阿知仁波切著作《觉知当下》(连载七)。该书是本博主目前为止看到的最佳禅修指导著作,文字非常简练,脉络甚是清晰,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禅修经验者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觉知当下》(连载七)

三、胜观

(一)胜观相关开示

禅修就是寂止和胜观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止观双运”。《禅修日记》中主要讲的是寂止,胜观没有讲。寂止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但是胜观也需要有。寂止和胜观有什么样的区别也需要了解。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胜观。

寂止,简单来讲就是心静下来。《禅修日记》中讲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初学者的,造作的成分比较大。很多经论中讲到无造作的修法,比如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如何如何,但这不适合我们初学者。我们初学者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从有造作的基础的方法修起。待比较熟练和稳固后,就慢慢减少专注瑜伽修法,因为它造作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时心自然而然地静下来,或者说沉下来的状态就是寂止,要自然地,稍微作意,完全不作意我们是做不到的。

寂止修法的侧重点,就是用比较造作的方法来使杂念越来越少。比如“专注瑜伽”就是要猛烈地断掉纷飞的妄念(杂念)而使心静下来。而胜观的修法有一些不同,这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念头的生灭。此时我们控制的不是念头,而是控制思想,也可以说控制“分别”。念头生起还是不生起,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我们都不去管它,不是很注意它,也不是看着这个念头,而是控制思想,作意不去分别它,只是作意但不追随它。这个时候念头会自然而然地消失,消失的同时,心自然而然会沉下来,或者说自然而然会静下来,在这个静下来的状态中安住。如果精神状态很好,没有昏沉的话,就非常放松地安住。如果昏沉的话,要作意、紧绷身体,在紧张的状态中安住。这里要注意区分“念头”和“杂念”两个概念的不同。念头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只是单纯的念头而已,不是杂念。当我们分别、追随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变成杂念了,也即是我们一分析、比较,分别心和念头一结合就变成杂念、掉举了。

有些人不只是昏沉,甚至是打瞌睡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安排了那么充裕的睡眠时间,就是为了大家有精神保证禅修状态。如果觉得睡眠时间太长了,躺在床上睡不着,可以按照四臂观音法本中的梦瑜伽修法练一练,睡前认认真真地观想一到七遍,然后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中入睡,这对我们的修行会很有帮助。

放松的状态中,一定要保持觉知、提高觉知,这样觉知会越来越敏锐,不管什么样的念头生起来,明觉非常敏锐的时候,刹那都不会跟随。这样养成习惯,念头自然会越来越少的。

我们没有主动去想什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念头不由自主地生起来呢?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都保存在阿赖耶中。中观不承认阿赖耶,那习气保存在哪里呢?保存在心相续中,中观认为念头是从心相续中冒出来的。从大中观角度来讲,主要讲的不是因缘和合,而是如来藏,习气保存在如来藏中。

如果坐中发现觉知越来越弱,就说明修得不对了,这时作意来提高觉知,用三种瑜伽对治,使心静下来。虽然可能还是有念头生起,但觉知越来越敏锐,那说明方法是对的。这时不要说粗大的昏沉,就连平时我们发现不了的、非常非常细微的昏沉都会发现。所以保持敏锐的觉知非常重要!真正讲起来,到底是静下来重要还是保持觉知重要?保持觉知更重要!

慢慢地,慢慢地,看看心静来下的部分(寂止)和觉知的部分,能不能稍微作意结合,这种二者结合的状态就是胜观。看看能不能在胜观的状态中安住。如果能安住,那再进一步,把静下来的部分、觉知的部分和空性的部分(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不是实有存在)三者,看看能不能结合起来。前两者结合稍微容易一些,与空性的结合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认为万事万物实有存在的习气实在是太严重了。

如果空性暂时结合不了,就先练习前两者结合。做到后,在这种状态中,稍微生起一个念头:是谁在打坐?是我的心在修还是身体在修?身体是不是实有存在?不是的。身体只是因缘和合而已,不是实有存在。心也如此,都是无常的。有没有一个实有的“我”存在?没有。经过这样一种分析、暗示、作意,尝试将静下来的部分、觉知的部分、空性的部分三者相结合,在三者合一的状态中安住,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只是初步地、简单地分析,不要多分析。刚开始定力不稳固,分析多了定力很容易下降,发现定力下降就减少或停止分析。定力不下降的话,就偶尔分析、观察、作意一下,尝试在三者合一的状态中安住。说起来胜观的修法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天有些人闭着眼睛来打坐,这样不太好。为什么呢?按道理来讲,闭着眼睛坐和睁开眼睛坐,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是一样的。但表面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睁开眼睛时能安住在静下来和觉知二者合一的状态中,那闭上眼睛会更加容易做到。反之,闭上眼睛能做到,睁开眼睛却不一定能做得到。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闭上眼睛非常容易昏沉,甚至打瞌睡。另外,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特别喜欢睡懒觉的人以外,睁着眼睛的时间远比闭着眼睛的时间多,行走坐卧中可能保持不了安住的状态,但可以保持觉知呀。表面上的原因有这些区别,这些也很重要,所以要睁开眼睛来打坐。

无相寂止成就后,就开始修胜观。胜观是什么样子呢?刚才说的,寂止修得比较扎实的时候,就完全保持这个状态,尽量无造作、无作意、无分别、放松的状态中安住。一点紧张也不需要,就是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安住。这样保持觉知的话,赤裸裸的觉性就会出现,也可以说完全裸然的明觉就会出现。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觉受呢?不管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都是赤裸裸的明觉,一切的一切都是明觉,除了明觉以外别无他物,有这样的觉受。这时不管是粗大还是细微的念头还是会生起,但是已完全影响不了明觉。这时不需要任何的作意、任何的造作、任何的分别,就是非常放松地保持这个明觉。这样明觉会越来越敏锐,之前发现不了的细微念头这时也会发现,可是再怎么发现也是这个明觉,再无其他。此时不用再去作意追求什么,就是这样单纯地保持这个明觉就可以。这个明觉我前天讲过了,平静、明觉、空性三者合一,这时不用再造作来合一了,三者已经自然而然地合一了。如果没有合一的话,是完全不会呈现这么裸然的明觉的。这个就是胜观。

寂止和胜观本来是一体的,但是我们的习气很严重,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分别。二元怎么合一呢?比如我们修上师瑜伽,想要和上师相应,那怎么跟上师相应呢?我和你两个人怎么合一,怎么合为一体呢?是不是两个人完全变成一个人?这完全没办法。只要把“你”和“我”的分别彻彻底底地破坏掉,把这个幻觉破坏掉,没有“上师”和“徒弟”这个分别,彻彻底底地没有这个分别了,这就是合二为一了,这就是相应了。

胜观的话,要分清什么是心、什么是心性。我们要安住在心性上,而不是安住在心上。如果安住在心上面,即使注意力集中修得非常扎实,最终也只会达到小乘中的四禅八定,下一世将得到色界、无色界的果位,但完全得不到解脱,因为它不是解脱的根。而安住在心性上,则可以得到彻底的解脱!因此,心和心性一定要认识、分清!

首先,我们分析心与外面的虚空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相同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都没有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都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等等,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不同:虚空是空性的,但它没有明觉,它不是了了分明的,它没有这个功能;而心有觉知的功能,这就是心和虚空不同的地方。

然后,分析心和心性的异同。从明空不二、空性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同的。不同:心是因缘和合而成,本身的功能就是能所二元分开的。心也可以达到非常平静的状态,但即使达到能所合一的境界,一旦有外在所缘生起、示现,心仍然会跟着向外散。原因就是它对所缘有贪着,也可以叫执著(执著是广义的概念,这里的执著没有嗔恨心的成分,只有贪心的成分,专指贪着),即俗称的“迷恋”,我们受缚于轮回,主要原因就是这个——贪念!只有单纯的念头,而没有这个贪着(迷恋),就不会影响解脱。这个贪着就是把我们束缚在轮回中的绳子!只要有这个迷恋和贪着,无论是善的、恶的还是无记的,就会落入轮回!就像无风的海面,它可以非常的平静,但是一旦有风吹过,海面就又会波浪起伏。

而心性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是一元的。心性赤裸裸地示现的时候,它完全不会往外散,没有能缘和所缘的分别,没有善恶、对错的分别。就像海水非常清澈、平静的时候,天上的星星、月亮倒映在海中,海不会分别这个星星、月亮亮不亮、大不大,不会散乱。心是心性的一部分,心之于心性,就像海面或者海浪或者海底之于大海,没有善恶、对错的分别。就像海水非常清。

如何安住在心性上?首先安住在明点或阿字等所缘物上,不要太放松,太放松容易昏沉;也不要太紧张,太紧张心性不容易显现,就在不紧不松的觉知里安住。注意保持觉知,不然你不知道是在昏沉还是掉举。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追忆了;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到达,不要去计划了;现在的事情,你思维也好不思维也好,都是这样,也不要去思维当下。

安住在心性上不是完全什么都没有,也会有念头,就像平静海面倒映的星星一样,但是大海一点一滴的分别都没有。之前我们讲过念头和妄念的区别,单纯的念头生起没有什么关系,不要去分别它,不要控制我们的念头,而要控制我们的分别念。就这样在不昏沉、不掉举、保持觉知的状态中安住,慢慢地心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个完全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表述,要自己感觉,自己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这样安住就好,不要去分别什么我修得对不对、好不好,也不要说我有什么业障,没办法安住。心性上没有什么业障,如果心性上有业障,有消除业障的功德,那就等于说心性也存在对立、分别,是二元的,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如果心性赤裸裸地示现的话,就继续不紧不松地觉知它就可以了。在保持觉知的状态中,即使你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看到什么东西,都不要去分别。

先这样系统地学习理论,再扎实地进行禅修,一步步将禅修体验与理论相印证,这就是按次第的修证。不要不学理论就盲修瞎练,也不要只知空谈不下苦功,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实修实证,才会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后,此地即是净土,此身即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而不是这里是不清净的世界,十万八千里之外有一个清净极乐世界——这是不了义的说法。

佛教学的是智慧,有了智慧,就会彻底消除无明,无明彻底消失了,哪来的我执?我执没有了,又哪来的我所执?我所执没有了,又哪来的轮回?我们尽量的,哪怕是刹那也好,在心性上安住,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和疼痛。

安住在心性修得比较扎实的时候,稍微思维一下:心和心性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者思维阿赖耶识、明觉、如来藏有什么区别呢?它们是一还是二?阿赖耶识是六识的根,明觉是不是六识的根呢?阿赖耶识是习气的仓库,明觉是不是习气的仓库?在保持觉知中思维、观察一下,思维多了,寂止状态(定力)下降,那就停止思维,寂止状态就会恢复。在寂止稳固的基础上再练习思维,就这样不断反复训练。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心的显现,没有外在实有存在的一个东西,都是自心的显现。所以大家故意拼命想的时候,要清晰明了,这个是不可缺少的,要又清晰、又明了。你不管产生什么样的妄念,这个妄念是善或者恶、好或者坏,不管什么样,你就故意随着它走、随着它转。这是故意这么走的。走着走着,走累了、转累了,直到完全不想走了、完全不想转了为止,完全不想生起妄念了,趁这个机会来安住。有时候心能静下来的话,就在静下来的状态中安住。

像昨天晚上我们问答的时候讲的,我现在生起的这个念头它是从哪儿生起的?有没有一个实有存在的生起处呢?如果找不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生起处,这个念头也不是真实的。这个生起的念头,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它是怎么样的?怎么生起的?就这样找,仔仔细细地观察。

如果有生起处的话,肯定有一个现在住在什么地方的住处,找一找住处。它住在什么地方?如果说是住在身上的话,是上身还是下身?是脑袋还是四肢?到底住在哪一个部位?如果不在身体表面,是不是在内在的五脏六腑?如果是在五脏六腑,那它住在五脏六腑的哪一个上面?不可能在五脏六腑的全部上面,为什么不可能呢?(因为)我们一个人同时住在多个房子里,可能吗?轮流着住可以,但是同时住是不可能的。就这样来分析、比较、评判。

再从有无去处来观察,我们常说“现在我不烦恼了,烦恼已经过去了”。如果是过去了,那它是怎么过去的?从哪里过去的?有没有一个过去处?比如这个房间,我们是哪个门出去?哪个门进来的?就这样仔仔细细地观察,它有没有来处、住处和去处。

这样的话,不管是恶的念头还是善的念头,这个念头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有时候我有很多很多念头,这么多的念头,是不同的个体呢,还是一切都是相同的?这些都要去观察和分析。如果分析累了,不想分析了,就趁这个机会来安住。我们没有强制性地一定要安住,一定要怎么样,没有这样。我们苦也好乐也好,这些苦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做的?是自己的心做的,还是真实存在一个苦和乐呢?如果没有真实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一个苦和乐,我们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苦乐的折磨呢?这样去分析,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二)胜观相关问答

1)怎样判断是明觉还是发呆?

31、弟子:请问怎样判断是明觉的状态还是发呆的状态?刚开始是在觉知的状态,时间长了,我就分不清楚到底是在觉知还是在发呆了。

上师:觉知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清楚楚的,就是觉知。如果觉知比较模糊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就是发呆。明觉就是安住在心性上面,注意力集中在完全静下来的状态中。

出现明觉的时候,可以说心性同时有“静下来的状态”、“觉知的状态”和“注意力集中的状态”。这三者都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东西的三种功能,这就是明觉。我们安住在平静的状态中,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平静的状态,心静下来了,不散乱了,同时保持觉知,同时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状态中。从概念上来说,感觉是三个东西,但本来“静下来的状态”、“觉知”、“心”这三者都只是心性的一部分而已,不是心性。

比如大海的波浪、海面的平静、海底,还有海边,都只是大海的一部分,但是又不叫大海。波浪叫大海的波浪,不是大海。大海是它的本来面目,根本的叫大海。我们的心也是心性的一部分。例如对一个证悟者来说,心会消失,但心性会显露。对凡夫来说,心性本来就有,但是完全被心覆盖了。

平时我们会说,乌云遮住了太阳。但是实际上乌云有没有遮住太阳呢?乌云遮住的只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看不见太阳而已,太阳没有被遮住。所以,心和心性的差别是很大的。

偶尔分析一下,比如打坐的时候,分析一下现在打坐的是谁?是身体在打坐还是心在打坐?心是空性,身体也是空性,本身不是实有,那么谁在打坐?这样分析,对心性的显露也有帮助。但不能一直分析,我们分析的过程中,寂止(也就是定力)会下降。如果感觉到寂止已经下降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分析了,还是修寂止。如果原来寂止已经很稳固,寂止的状态很快就会恢复,在恢复的基础上再分析。

2)怎样实现从觉知到明觉?

32、弟子:顶礼上师,您开示过保持觉知是二元对立的,明觉是能所合一的,我的问题是“怎样从保持觉知到明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跳跃。我发现您在开示中是作一个思维,那么在修法上有没有什么样的窍决,可以实现这种跳跃?

上师:这个没有,我们是通过造作和捏造来能所合一,我们这个心放松的状态也是这样。比如说我们修有相寂止,我注意力非常投入集中在前面的所缘物上面,这也是一个造作的能所合一的方法。还有我们静下来的状态中,也是非常投入地注意力集中,这也是一种造作的能所合一。

安住在心性上的时候,自己偶尔观察一下,如果完全能感觉到“静下来的状态”、“觉知”和“注意力集中”,这三者全部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有三种功能,如果完全能感觉到这样,这个时候就是完全能所合一的状态。

如果是我们自己感觉“静下来的状态”是一个,“觉知”又是一个,“注意力集中”又是一个,我就造作地将三者结合、捏造它们三者合一,这种造作的时候还是二元的状态。但刚开始的时候需要造作,慢慢熟练了之后,就需要造作了。。

3)安住在心性上,是无相寂止吗?

33、弟子:安住在心性上是不是也是一个无相寂止?

上师:不是。如果是安住在心性上面的话,这个时候寂止和胜观就结合了,合二为一体了。

弟子:安住在心性上,是不是说没有所住的人?是不是有点“三轮体空,安住在法性上”这种感觉?

上师:对,是的。

弟子:我以前在家里尝试安住在心性上的时候,眼泪会掉下来。这几次打坐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今天有一座特别明显,然后眼泪就流下来了,感觉就是悲悲的。也并没有作意,但是眼泪一直不停地冒出来。

上师:这个《慧灯之光》里有解释,就是自己对禅修有特殊因缘。继续,挺好的。

4)其他胜观相关问答

34、弟子:顶礼上师!上师您说安住在心性上,是不是说上座时很自然放松地安住,不去思维、分别和判断?如果有念头起来,不去追逐,让念头自然消失?

上师:对,安住的方法是这样。我们不要去分别这个是对的还是不对的,需要这样安住还是那样安住,不要这么分别,就放松的待在这个状态中,这样会越来越清晰,这样安住就可以。

35、弟子:我原先念金刚经的时候,感觉到周围空掉,这个世界都没有,但为什么我还在这个世界上,心里就产生很悲痛的感觉,大概持续了2个小时。我当时心里想着活跟死都没什么差别。我百度了一下说可能是悲魔,为什么我总是出现很悲哀的状态?

上师:你分析一下,如果一切都空了,死怎么不空?如果一切都是空性,死也是空性。如果人活着不是实有,死也不是实有,一切都是我们的幻觉显现的。你自己觉得死很悲惨,但这个悲惨也不是实有。这么想,就会有帮助。

本身观音菩萨讲般若心经的时候,当时有些众生就捂耳而逃,有些人气得吐血而死。在我们原来幻觉的概念上,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实有的。而般若心经说,这一切什么都没有,都是空性,这个跟我们原来的想法完全相反,所以接受不了。金刚经讲的也是第二转法轮的思想,跟心经一样,禅修者念心经或者金刚经对禅修进步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6、弟子: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修无相寂止关注内心时,我前面忽然会出现一个平静的湖。

上师:不要管它,还是在无相寂止中安住就可以。

弟子:第二个问题,在找心性之前,是不是先有个念头“不要去分别任何东西”?

上师:一开始需要分析,需要内观:心有什么样的特点?心性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这样慢慢分析,就会知道它们不同的特点。如果不去内观分析,会分不清楚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状态(或者说当前经验到的这个状态)是心还是心性。心是往外散的,但是如果现在处在非常平静的状态,会分不出是心还是心性。

“心”安住在平静的状态中时,一旦出现所缘,心仍然会往外散,会随着随缘走,会分析随缘,这个是心,心有这个特点。“心性”上也会出现细微的念头,但是完全不用我们控制,心性本身就不会往外散,不会随着所缘走,不会分析所缘,这个是心性的特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