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顾太清与风流名士龚自珍的故事
11月18日 星期日 天气小雨
顾太清是大清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善诗词书画,“才气横溢,援笔立成。”有一代才女之称。
她是罪臣之后,从小生活艰苦。11岁之后流落江南,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少女时代。
她16岁的时候,遇到了奕绘,他是乾隆皇帝最钟爱的亲王永琪(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面的五阿哥永琪)的孙儿。他们彼此一见钟情,可惜因为顾太清的身份,两人错过十年光阴。
十年间,顾太清嫁过人,不久后丈夫过世,留她一人独居。十年后,在一次筵席上,她再次与奕绘相见,对方仍对她倾心不已,最终冲破种种阻碍,与她结为连理。
顾太清和奕绘恩爱9年,夫唱妇随,膝下育有五子。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9年后,奕绘病故,顾太清神思恍惚,心碎不已。
后来她渐渐走出夫亡故的阴影,安心教育孩子,闲暇时就读丈夫留下来的诗词,回味过往的美好时光。她年华失夫,引来京城不少文人墨客的关注,许多名士经常上门拜访,与之谈论诗词歌赋。
顾太清寡居第二年,得罪了风流文人陈文述,她讨厌陈文述攀附权贵、流连韵事,借诗讽刺咒骂。因此,陈文述怀恨在心,一直找机会报复。
与顾太清来往的文人中,有名扬天下的大文豪龚自珍。龚自珍是浙江人,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外形俊朗。他的诗飘逸而深峻,深得顾太清喜欢。
那时,龚自珍担任的是闲差,自觉才华无处施展,空有凌云之志,经常借诗托物言志。他与顾太清年纪相仿,相谈甚欢,成为她家中常客。世人眼中,顾太清端庄高洁,虽然寡居,但人品如昭昭日月,青天可鉴,虽然宾客盈门,世人也无话可说,没有谣言。
奕绘去世第二年秋,龚自珍写一首《己亥杂诗》,新作出炉,很快在京城文友圈流传开来,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他还于诗后附加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
太平湖,就在顾太清住处附近。湖畔有一片茂密的丁香树,花香袭人,龚自珍常流连其间,兴之所至,因而得诗。
对于诗中的缟衣人,世人猜测是顾太清,因为她常着一身素衣,又与龚自珍是知己好友,龚自珍每有新作,常常第一个拿给她看。
风波缘此而起。这时,被顾太清侮辱过的风流文人陈述来到京城。看到这首诗,他觉得水平一般,毫无意境,再三品读,他发现端倪:大家都说诗中“缟衣人”是顾太清,而顾太清的别名又含“春”字,这龚自珍梦见城西门苑春,不会梦见的是顾太清吧?
这龚自珍是借花喻人啊!
这时,龚自珍闲不住,又出新作《桂殿秋》: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窅四无邻。
九霄一派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陈文述看到此诗兴奋不已,他认定这是龚自珍与顾太清约会的情诗。他又把从前那首《己亥杂诗》拿出来对比,从梦见顾太清到约会,这发展可真快啊。
于是,那些文人开始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编造得有理有据,让顾太清百口莫辩。
顿时,流言蜚语漫天飞,龚自珍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自觉仕途凶险,“不携眷属,独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夷然傲然,愤而离京。”
顾太清,则被奕绘与正室之子载钧所不容,被逐出王府,无奈之下,她在西城养马营租了几间民房,和儿女艰难度日。
看了他们的经历,不禁唏嘘,难怪世人说,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无赖之人更不能得罪,否则他们早晚会让你粉身碎骨。
纵然顾太清口吐莲花,面对娱乐至死的民间传闻,也是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