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叙事或声音,咱一起。向行知致敬

疗愈与父母的关系?远离不易怨恨更苦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155人  33f66a862ed9
疗愈与父母的关系?远离不易怨恨更苦

生命中最深处的纠葛,跨越不了情关,不是简简单单的爱情,而是我们对父母又爱又恨的感情。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谈恋爱有问题,与人交际有问题,婚姻有问题,事业有问题,人际关系有问题,等等遇到的现实问题。

形成软弱、无力、焦虑、暴躁带着自身本不喜欢的人格特质与自己搏斗着。一直试图想要成长,慢慢发现,都是童年时候留下的创伤。

有一天,在电梯里,听到一位女孩子讲:“过年都不想回家,我在家呆一天爸妈就开始挑剔,都不知道我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舒服,相处太累了,我受不了了”

另一位讲到:“我现在都想开了,回家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吧,顺着点儿好,我都看开了!”

我们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创伤,看似表面不受影响,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要么掩盖了它,要么我们接纳了它。

可是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逐渐看清真相,怨恨父母的同时,还要在生活中继续保持我们与父母之间划不开的关系。生活交织在一起。

疗愈与父母的关系?远离不易怨恨更苦

于是创伤在熟悉陈旧的家庭氛围中,社会的复杂刺激下不断加深,我们感觉到无比的疼痛、痛苦,无法割舍的父母,让真正没有愈合的伤口再次被剥开,逼得你不得不被看见,痛彻心扉,精疲力尽。

就像经常前来咨询者的焦虑不安,对自己的痛恨和自责,大多都来源于我们童年时候受到的创伤,与父母纠缠不清的生活。

想要心灵上不被压的太厉害,,我们需要远离。

有位来访者,说出她对父母如何懒惰,满足不了自身学习条件,生活上物品的补给。在这之后她又会说出:“我怎么那么狼心狗肺、虚荣。但是他们也确实是爱我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爱我,我应该体谅父母”她一面怨恨父母没有给她优质的生活条件,即使想过离开。

或许有不少人曾在心底里怨恨过父母,觉得与父母沟通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力,生活的时候会痛苦。但或许在想要远离时又会觉得冷酷无情。简直不是人。

孩子天生都是爱父母的,这是人类的本能。

即使在童年因为父母的问题遭受心灵的创伤,但是这种本能的爱不会改变。

所以在我们内心开始矛盾、开始冲突。一方面我们即开始怨恨父母的果实,另一方面我们内心也在痛苦的自责和抱怨,自我攻击。

真的有真正能够冷漠远离父母,自私的人吗?其实自身不一定能够停止自身的审判与攻击。他们也会在私下去攻击自己,惩罚自己,即使远离。也不会过的潇洒幸福。相比较想要自由的愿望,抹除我们内心愧疚感,才是我们最强烈的呼唤。

于是在与远离与不舍、恨与心疼的矛盾冲突中,持续煎熬,心理一旦承受不住,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己的生活也会一团乱麻。

所以,无论与父母的关系,是远离,还是和睦相处,怎样树立边界,这是我们看见自己,爱自己,寻找真实自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部分。如何定义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接纳我们与父母时负责的个人感受,最终建立自身完整的人格,会是一条很长且漫长的道路。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本能。但是如果没有缕清内心的矛盾自我实现,没有看清童年时候的创伤,自我实现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罢了。

我们活着生命需要能量,如果自身的能量一直受制于他人,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呢?

我知道,这很难。想要远离也并不代表你自私。接纳父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接纳童年一直以来的失望。

爱自己 爱他人 爱父母

疗愈与父母的关系?远离不易怨恨更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