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一本中国式的《百年孤独》,它用一个家族整整五代人的故事,写尽了生命中的苦难与绝境、爱与希望。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与驯施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驯鹿”,称白色的驯鹿是飘拂在大地上的云朵;还信奉“火神”,尽管走在黑暗的深夜,他们也坚信光明和温暖;还很信奉“山神”,在深山里打猎的时候懂得适可而止......
他们的生活平静却又充满磨难,瘟疫、暴雨、严寒、野兽袭击等,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刻;日寇的铁蹄也曾践踏此地,被诬陷关押,甚至被打断了腿......但是因为有信仰,所以他们内心强大,面对死亡都不曾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为自己乃至整个部落争取活下去的机会,誓死捍卫自己生活的土地。
他们的纯粹与勇敢,让人震撼,让人久久令人难忘!
后来,现代文明的发展打破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平静,鄂温克人的命运也就此改写!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写道:“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
茂密的森林遭遇了砍伐,动物没有了栖身之所,有的被关进了囚笼,有的被迫远走他乡,而这里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渐渐地失去了鄂温克人的特征,变成了大同小异地“城里人”。
留下为数不少的鄂温克人,大都是年迈的老人们。对于城里人来说,他们显得格格不入,山下干部劝说道:“下山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
老人却默默地回道:“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工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受到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
他们的质问,振聋发聩,值得深思!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者迟子建以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夫人玛丽亚•索的口吻,记录着鄂温克族的生存、发展与衰落:从鄂温克的一个强盛的氏族在历经过时代的变迁后,逐渐演变到老一辈人相继离世,新一辈人奔向了城市。
它将一段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一处东北大兴安岭地带的地理空间铸成了一部史诗,将纯真的人性和壮美的大自然刻画成为永恒。
在迟子建笔下的文字温润如玉、平实简约,却饱含着泣血般的悲鸣,那种无声的悲恸比任何巧妙的文字更能打动读者。
作品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并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阅读它,就像听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激昂震撼。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用自己一生史诗般的经历,来诠释什么是生命的坚韧。
就如同书中所说:“我守着这团火,无论遇到狂风、大雪、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未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一个人要有一颗怎样坚韧强大的心,才能历经那么多的起落悲欢、生死离别而不倒?
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从生活的苟且和琐碎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