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心理学习路上的同行者

教育随想——我理解的教育是什么?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22人  凯仁教育

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浮动一朵云,那么我这棵树,这朵云该如何存在。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要如何去摇动另一棵树?

如果我是一片云,我要如何去浮动另一片云?

如果我是一位好老师,我要如何去感动一群人?

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该如何去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学识、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有人说,教育要有爱,有爱才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当我寻觅自己一段时间的教育经历,我发现在自己的身上曾经反感的形象正在在显现,曾经不喜欢的东西正在侵蚀,这不是我想要的自己。

我想要的自己应该是有苟且的现实,也有诗和远方,有炊烟也有繁花,有朴质也有精巧,生活带给我们的烙印不应仅是擦不掉、挥不去的辛酸,还应该有一些值得怀念,值得追忆,值得回味的东西。

我不喜欢这个句式,“如果你爱他,就给他。。。如果你恨他,就给他。。。”如果把教育这个关键词放进去,教育就变成了一些人眼中恨的东西,因为教育让他变得越来越狭隘,不能不说这样的教育是要害人的。

教育不应该是要给予什么东西,教育应该是让我们发现一些东西,发现那些共性的知识,发现那些个性不为人知的知识,发现并提升我们自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当教育在学习者身上留下一种称之为“学习力”的名词的时候,教育也就成功了一部分,因为他教会了一种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这远比量上的知识重要。

我的教育给予我的学生什么?

我的学科定位是什么,我的工作价值观是什么?

目前这一份工作我幸福吗?

也许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一时半会能够回答的,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试着去思考这些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工作,去学习,找到自己的关键价值链,顺着这些价值链去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以外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评价工作的侧面,不要太过于看中,比如说工资,福利,其实对于年轻人一份新的工作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变化,更多的应该是价值观念和工作能力,工作思维的训练,为人处世的培养,也就是你要把第一份工作干成你的事业,自己为自己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去试误,因为一个新的单位有更多的机会让年轻人去尝试,去学习,这也是已经成型的单位所不具备的学习条件。

所以,作为年轻人,要戒骄戒躁,虚心求教,不抱怨、不埋怨,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思考,理性思考指导踏实肯干,打好基础,让领导放心,让同事舒心,多说同事的好,不说别人的不足,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做心机人,而是一些做人的道理,人前人后多说别人的好,而这有些时候恰巧是我没有做到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喜欢去和别人抱怨,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怨妇,怨男,以至于没有人愿意和你交流,因为你这里满满都是负能量。

    我常想教育是一场走心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需要心灵,碰撞,需要一朵花对一朵花的抚慰与欢愉。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面链接

14岁少女开房被父亲打骨折:警醒我们该怎样做合格父母

一本让所有阅读人相见恨晚的书(值得珍藏)

和那群可爱的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致我的班主任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