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并译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译析:石宏博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in4)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tuo4)。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即“葡萄”。
李颀:唐,?~?,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析:
这首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声,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汉武开边,抗击匈奴固然是有着积极的一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一个国家对于民众的许诺,无可厚非。
但盲目操作的结果,下场是十分凄凉的。
首先,战略上的得失考量有误。
胡焕庸线以西,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是很难种庄稼的,集全国之物力与人力得到了一片无法耕种的土地,灭了匈奴,又无法占领,之后就会有什么恶奴之类的东西又会在草原上产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其次,算缗令与告缗令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汉武一开始想让有财产的人捐赠财产,结果只收到了几千贯钱,恼羞成怒,发布了算缗令,也就是开征战争特别税。没想到收到了钱也不算多,于是异想天开的异常暴虐的告缗令,出炉了。其规定为,只要是有人或者是官吏告发,有人没有按照算缗令的比例上交财产,被告发的人,其财产全部充公,并且其所有的族人都会被贬为奴籍,而告发的人将得到这些人的财产的一半。
要知道,经过了文景之治的汉朝,有财产的人大有人在,而原本的官吏是被管的很严的,一旦失去束缚的权力,面对可以随意剥夺的财产,那么,人的贪念与恶意就完全无法遏制,而一旦官吏们尝到了腐败欺下瞒上得到的利益,就像吃过了人肉的狗一样,这个王朝就无力回天了。更何况还有那些乡野的流氓呢?于是一时间诬告盛行,而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监督的,据历史记载,因此而被贬为奴籍的人有上千万,汉朝那个时候一共才几千万人口。有恒产者有恒心,家底殷实,靠劳动与经商(改进生产力)致富的人,这一下子基本上全部被消灭了,社会风气一下子就恶化到了极致,说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黑暗历史也不为过(商人的地位也就是私有制的地位,从这个时候开始完全不受保护,实际上受保护的只有具有官家身份的兼并地主),一直到1840年,被别人按到地上摩擦才反应过来。可以说,汉武给中国社会喂下了一剂毒药。
然后就是腐化的吏治,文景之治的时候,官家是乐意看到百姓富裕的,对于吏治抓的是很严的,而汉武的治国方略完全不同,他认为,天下是一人之天下,只要有他一个人富裕就够了,充其量,漏一些汤汤水水,给一些手底下的酷吏们。什么叫酷吏,就是能搞钱,完全可以搞的人家破人亡,完全可以不顾证据,只看所谓的业绩,这样的天下,还有什么未来?这已经不是腐败了,这是明火执仗的完全置法度于不顾,只满足个人私欲了,这样的天下,还有什么未来?所以汉朝的衰落是从斯开始,汉武帝晚年仅仅是陕西关中一部分的流民,就有200多万(汉朝那个时候一共才几千万人口)。什么叫流民?完全没有财产,完全乞讨为生,就像当年花园口决堤之后,河南省出现了几百万流民一样,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人们。
那么,如此祸国殃民的人物,为什么几千年来很少有人指摘呢?其一是为尊者讳,他属于历史进程当中的一个人物,第二点在于他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世的官家兼并地主,在这一点上,是受了他的好处的。在此之后,做官就能捞财,也是开历史之先河了。所以说,中国的吏治难搞,就因为前面有一个很坏很坏的例子,流毒深远呐。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经济制度的选择的历史性盲目。封建社会的公有,已经被证明了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制度。当时的汉武为了捞钱,大力推行封建公有,盐铁论记载,当时卖农具的也就是生产资料的全部收归公有,这些人为了捞钱,把犁地的犁做得很重很大,而且铁的质地很不好,很脆,实际上,完全无法使用,还要强买强卖,这仅仅是一个缩影,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完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于工匠非常的不友好),后来的封建社会多有继承,也为两千年后,自1840年以来的百年屈辱史埋下了祸根。
我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好多往圣先贤,说到一些丑事的时候,往往是一笔带过,这是对于祖先的尊重,懂得自然就懂,偏偏就是有一些人,出于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原因,或者是利益,或者是自身的愚蠢,不明就里的吹牛X。要说啊,汉武的这些种种行为,搁到今天,败坏吏治,破坏经济秩序,那妥妥的就是国贼呀。哎,有多少人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稀里糊涂地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说了这么多,也不指望能有什么作用,现在这个世道,行走江湖,多有凶险,权当是一份见闻吧,可供一笑。(那些走上错误道路的人,罚肯定是要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