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崔律阅读营Day1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日志】
这是2019年4月23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1.1 开营” 的学习日志。
一、原文:P73(柳翁自述)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20~30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制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4、5页,有时更少。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
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10%。需要做摘要评论的书,常常没有完成预定的数目,落下很多。兴趣往往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欠了很多债,一下子还清又不可能,结果就完不成计划。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我以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二.我的阅读理解作业:
【版本一】
1.读书
摘要:摘取要点、重点(也可以是难点和疑点)
简介:简单介绍
起初我以为第二段是递进关系,现在我认为是并列关系。
如果是没涉及过的领域,也就是不太了解的新东西,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名词、新的概念,所以需要把每个小的点都摘取出来;如果有所涉及,那么就分为重要和不那么重要,如果重要的话,就写一个简介(我认为这里的简介应该是概括性地重述)
2.再理解
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这句话我白天读了两三遍,感觉还是不懂。晚上突然想明白了。
“这些工作的书”,柳翁指需要做摘要、简介的书。
“需要根据以往经验”,指之前的时间记录做。
“量”是指做计划的包含的数量,比如“多长时间读多少页,或者每个月、每年读多少本书。”
由此我想到了“说文解字”,以及“酿一酿”。如果真的不懂,可以先暂时放下,一段时间后回头看,也许就清楚了。
3.平常人
之前说柳比歇夫的误差不超过1%,于是特别膜拜大佬,感觉自己无论如何也修炼不到这个程度。看了这个片段我觉得柳翁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几十年的刻意练习,而起初,他也有完成不了计划的时候,也会有误差、分心、精力减退或者其它外界干扰,这表明他也就是一个邻家大叔嘛~~
【版本二】
这个片段共分为三段:第1段柳翁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制定计划的;第2段讲到了自己是如何阅读的;第3段总结自己完不成计划的原因。
计划是根据过往经验制定出来的。这里的过往经验,指的是时间记录和时间统计。如果过往的经验是每小时能看20页到30页的书,那么制定计划时就可以根据这个经验来制定了。同时书和书是不一样的,比如数学,需要的时间可能就会更长,那制定的计划就成了每小时4、5页,又是不一样的。
柳翁的阅读也是有所不同的。不是看过之后就结束,所有看过的东西他都会仔细研究。研究的方式也因为阅读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说,如果是柳比歇夫不太了解的新事物,那么他会非常认真的做摘要;如果是他认为很重要的东西,那么他还会附上简介。
既然柳比歇夫所做的计划、工作都是会根据过往经验,那么是不是代表他所制定的计划,就是完美的能够100%执行的呢?
第3个片段告诉我们,不是的。就算是认真做事,那么也会有10%的误差。有时候稍微完不成计划就会兴趣转移,接着就会欠下更多的债。
那是不是所有计划没执行的都是因为兴趣转移呢?不是的。也会有精力下降这样的内在,或者外界干扰这样的外部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柳比歇夫都相信,他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和他所坚持的时间统计法是密不可分的。
三.我今后的行动计划:
1.区别对待,学会变通
我对书籍会有心中的一个小小的分类,对工作也会有一个区分,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情,我会觉得学习每样东西都要学好。
今天我就面临了一个选择。哄孩子入睡到我睡前可能只够写一个日志的时间了,只选择阅读,还是精时力,或者是两个都敷衍着写呢?
阅读理解之前我做过,看了一下之前确实也是认真写的,但是好像现在又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当时我不够客观。比如说当时我没有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所以我的选择是先做阅读理解,如果12:00之前能够把精时力日志也能写完就更好了。
2.方向对就要坚持
柳比歇夫的计划和执行也会有10%的出入,甚至有的时候也会发生更多事情完不成的时候,也就是说柳比歇夫在执行时间统计法的时候,其实也是有挑战的。但是他并不会认为时间统计法不好用,反而他仍然会觉得自己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时间统计法。
这让我想到只要方向是对的,就算眼前有一些困难,也要继续保持前进,肯定会取得进步的。
四.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第二段说“我有看过的东西都要仔细研究”,原文片段中介绍两种,第1种是比较新颖——柳比歇夫会做摘要;第2种是比较重要——会写评论性的简介;那么我想问有没有第3种,既不新颖也不重要,看过就算了的呢,如果有第3种,那不符合第1句“所有”看过的东西都仔细研究。
同时第2段的最后一句话又说根据过往经验,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是一小部分,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做这样的工作,也就是承认了第3种可能性的存在呢?
五.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六.【学霸题】对于片段今天我的阅读理解与当时(2.23)的理解的不同点:
会在第一次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更多的更细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