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少数派

上海弄堂整治前后,幸好有他给老房子拍遗照

2017-06-26  本文已影响20人  人间少数派

#这城市#

大城小店,一起逛

海门路觉庐,2017年5月消失,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

2016.02 觉庐

2017.06 觉庐及转角都不见

东台路古玩市场,2015年5月31日消失。

2008.09 东台路

2016 东台路大德堂

董家渡万裕街徳善堂的谢宅,2014年宝树传家石匾已拆。

2013万裕街

废墟里的宝树传家石匾

江宁路新闸路转角的新式里弄建筑,连排烟囱醒目,这片基本拆平。

2014.04 连排烟囱

唐家湾菜场,2017年2月24日关闭,建于1903年。

2015-2017 唐家湾路

永胜路,2016年拆迁,曾经的绒线街消失,当年的店铺招牌用水磨石工艺做出。

2016.05 永胜路

永胜路上的招牌

新盛昌,已拆。与其说弄堂,更确切的说法是一幢房子,曾在这栋楼里开设过一家新盛昌义记的转运行。

江西南路 2014.12

江西南路 新盛昌窗被封 2015.02

江西南路 2015.02

江西南路 2016.07

规划建设 1500 个标准化菜市场,整治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衡复风貌区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伴随近年的各项整治,上海很多地方正在消逝。

拍摄了上海百万张照片的席闻雷

从2007年起,就在抢时间,

抢在拆毁前,

抢在废墟间跑来跑去,

拍下老地方的遗照。

他也在等,每天都等,

等车少了,等太阳下山。

那个时候,

房子才是最本来的模样。

在席子的镜头里,

灯火璀璨的新式大楼不是全部,

阴影下是曾经的石库门、里弄

散落一地。

老房子在夜里幽幽站着,

角落里的玻璃彩窗,

门前的一把椅子,

杂物里的一盆花,

不经意透露了上海心的一些秘密。

灯光映照下的那些门,

仿佛一错脚,

就会踏进另一个时空。

在街头巷尾找到Art Deco气息,

没有比上海更合适城市了。

这种追求自然及机器时代美感的欧洲风格,

常有植物藤蔓、辐射状的太阳光、

齿轮、几何构图,

你歪歪头就能看到这份摩登。

但要拍出这样的照片不是容易的事。

比如废墟里,堆倒大半的砖瓦里可能就藏着碎玻璃,拆到一半的路边厕所在夏日散发臭气,下水井盖不翼而飞只留一个黑洞,席子曾一脚踩到钢筋,去医院打了破伤风。

但还是歇不下来,不能停,来不及

「拆得太快了。头天刚拍下一幢老屋子的楼梯,第二天就被拆了。拍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拆的速度。」

席子明白,弄堂中这些痕迹瞬间即逝,再也不能重来。

「一代一代的人,

把自己生活的痕迹交叠在建筑上面,

这种体验很灵。」

济南路将拆的石库门,郭博在八九十年代拍的

席子拍的,后来才发现角度竟然一样

同一条弄堂,

隔四年就没有了热闹劲儿。

2012

2016

席子拍的照片里无论有没有人,总能感受到人间烟火。

在弄堂里乘风凉的阿爷,

搬一张小桌子在门前独自喝茶的阿叔,

烧菜到一半能出来买包盐的小店。

房子拆了,

老邻居们散了,

老早的辰光不再了。

石库门还在申遗,

但有人叹惜:

申遗可能成功,

但石库门已经不在城市的肌理中了。

不止是石库门,深夜随时来一顿宵夜的路边摊子,门口亲切可爱的小店,正在从城市的肌理中被删除。

上海以后也许能成为干净有序的盒子,但无趣吧。

席子说这十年记录自己走过拍过的上海,就像父辈们的日记,算是留存一点记忆。

教人心颤的害怕是,要是这种留恋被毫不在意的对待呢?他在微博上发过一张电影截图:

毁掉上海也不可惜,

罗曼蒂克消亡史。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