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传达浅文深教的理念
李慧香
我承包的乡镇佘家一直要求送教,上学期日程已经排满,本学期安排在10月10日。一大早,我与教研室刘主任带上平霞、姗姗两位老师踏上送教之旅。
平霞是我们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前一段我们刚打磨了一节课。路上她略有担忧,说准备不够充分。我告诉她,不要有压力,我们送的不是优质课,而是常态课,真实的课,老师们学得来的课,我们要向老师们传达一种浅文深教的意识,一课一得的理念。
姗姗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典范之一,是我下乡验收优质课时发现的人才。她一大早从魏庄赶过来,非常辛苦。农村教师只要肯学习,照样能收获职业尊严。
雷厉风行的凤云校长七点半接上我们,当我们来到作课地点佘家乡一中时,全乡150多名语文教师已经在报告厅坐好,渴望的眼神,端正的坐姿,良好的秩序,充分展现出佘家乡教师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本次活动有两个目的:有效教学与有效教研,涉及两个学段,三位老师,两篇文言文,两个学派。
第一节课,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的汪平霞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第二节与第三节课,魏庄街道参木社区小学的苗姗姗老师与佘家中心小学的宋贯颖老师同课异构六年级下册《学奕》,第四节刘主任主持,我对三节课进行点评。十二点十六分,上午的活动才结束,老师们仍然听得认真,纹丝不动,几所学校的校长坐在后排整整听了一个上午。
《杞人忧天》是一则以对话构成的寓言,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寓意深远,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但越是简单的文章越不好教,怎样做到浅文深教、短文长教,常文美教,并非易事。《学奕》作为孟子的传世之篇,也是借助故事讲道理,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如何让学生读懂文意,明白道理,当堂背诵,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三节课真实、平实、厚实、丰实、扎实,真正做到了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与简明实用高效的教学设计,值得听课教师学习。
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体现在三个方面: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
1.文本解读能力。对寓言这类文学体裁、对《杞人忧天》这篇寓言故事,都要有自己的见解。一个故事,两个人物,三个层次,三忧三劝,两种心态,多种寓意,教师自己都要事先梳理清楚。理解文本内容,把握写作方法,了解写作意图,理解寓言的故事味道,教师要胸中有丘壑。
2.教学设计能力。汪老师充分提取课文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把浅显的文章教出了深度与厚度。首先是背景资料的教学铺垫:文学与文化常识的积累,字词读音释义的积累,其次是三次训练活动的创意设计:朗读训练,感知文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出情感、读出层次,读记注释、读懂文意);品析训练,多角度赏析;补写训练,明确寓意等,无不体现出其匠心独运。
苗老师把文言文学习方法进行诗意归纳:反复读、悟寓意、试背诵,上出了美感与效度。反复读分为“读通、读畅、读懂”三步走,思路清晰。
宋老师借助《三字经》视频导课、借助语境理解多义词的创意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3.课堂驾驭能力。体现在组织训练活动的自然流畅,理答时的多元评价,阶段小结时的认识提升。
二、简明、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简明、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在明确的教学内容、清晰的教学思路、扎实的训练活动、具体的学法指导、丰富的知识积累、精致的教学细节等几个方面。
1.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师教有方向,学生才能学有方向。《杞人忧天》一课,朗读训练,理解文意;品读训练,学习表现手法;补写训练,明确寓意。《学弈》一课,多种方法朗读,读通课文,感受韵味;读懂课文,理解寓意;读美课文,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
2.清晰的教学思路。
只有教路清晰,才能学路清晰。《杞人忧天》这节课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分为三个板块:朗读,感知文意;品读,多角度赏析;补写,理解寓意。三个板块就是三次训练活动,三个板块之间相互联系,逐层推进,显现出本节课清晰有序的教学思路。朗读、品析、补写,三个板块,凸显出情节、表现手法、寓意的三个教学抓手,线条简洁,内容厚实,语文味道浓郁。《学弈》一课,反复读、悟寓意、试背诵,思路清晰。
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的问题,单独来看每一个板块又好像是一个微型课,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并提炼出教学的内容板块,这也是浅文深教的重要体现。
3.扎实的训练活动。
朗读训练是实用有效的阅读训练形式,一般的课堂对朗读要求空泛,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做到这三点?老师却缺乏具体细致的指导。
第一节课三次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层次、读出情感,读记注释、读懂大意,每次都有详细具体的指导,层层推进,步步落实。第二节课,反复读分为“读通、读畅、读懂”三步走,这也是浅文深教的又一体现。
品析训练,将朗读与分析朗读与体味结合起来,对表现手法进行深入挖掘,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学用能力。集中精力品读表现力强的语言、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手法、情节寓意,选点品读,深深地进入课文,深深地走进人物,深深的理解寓意。这又何尝不是浅文深教的又一体现?
补写训练,是课文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法。关键是读写训练的设计角度,第一节课补写寓意是认识的提升,是思维的发散,是设计角度的创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一段进行仿写学用,《芦花荡》中补写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的变体改编,《岳阳楼记》中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认识写成读后随感,学完《孤独之旅》,以“我的孤独”为题写话题短文,选《论语十二章》中最喜欢的一章作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这些都是妙不可言的读写结合设计的细节。
4.具体的学法指导。
教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法。朗读训练时三次指导,品析训练时一次指导,补写寓意时一次指导,每一个训练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策略,给学生搭建了阅读理解的支架,使学生沿着支架攀登,领略到知识高峰更美的风景。
5.丰富的知识积累。
第一节课一共完成了九次积累,教师七次提醒学生做批注。内容丰实、厚实、扎实,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做教师,就要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且行且思,且思且学。要有清晰的课标意识与目标意识,切勿拔高要求,随意增加学生的负担;要有生本意识,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有统编教材的教学意识,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老师们纷纷交流听课收获,几个校长希望尽快安排下次送教活动。送教下乡,心有余香,城乡联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