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视频带给我的启发
国庆假期这几天,我看了几个视频,播放的是,在电子地图上复盘粟裕指挥的多场解放战役。
自1946年7月的苏中战役开始,到淮海战役之前的一系列重要战役中,面对蒋军的重兵围攻,兵力、财力、物力明显处于弱势的解放军在粟裕的卓越的指挥下,不断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军,并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
这两年多的苏鲁豫皖战场,不断在演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真实案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不断地冲击、深化我的已有认知。
我们知道,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指导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也就是,要在具体战场投入至少三倍于敌人的兵力,形成压倒性优势。即在局部地区和相对的时间段集成数量优势,抓住战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要做到这些的重点在于:指挥员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调动敌人,调配军力。
以弱胜强通常只是表面错觉,以强胜弱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逻辑。
所以,原则就是要反映真实逻辑,并让人坚定地去遵循它。
军事行动的直接目的,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要保存自己,实现此消彼长。
当战场态势对己方不利时,指挥员就要果断撤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精髓:战术的灵活性原则。
围城打援,有时是为了吃掉城中的生力军,有时是为了吃掉援军。
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也是为了始终服务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这个目标,不被次要利益所羁绊。
山区是解放军避开敌人正面威胁,进行修整、修养的天然屏障。
山区根据地不仅是解放军的战术资源,也是中国武装革命存在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没有山区的武装割据,就没有条件形成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常规下处于弱势的我方,却可以在敌人弱势的山区局部成为强势的存在。
自从毛泽东在敌人统治薄弱的井冈山开创了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才依托山区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生存发展的正确道路。
粟裕指挥弱势的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在敌军多路重兵的围攻下左冲右突、游刃有余,根据地的依仗不可或缺。
敌人的优势除了军队数量占优,还在于装备精良:地面交通有汽车,空中有飞机,枪炮先进,火力强大。
解放军却能够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迟滞敌人,使敌人的交通优势转为劣势。
而解放军又能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死的顽强战斗精神,用跑不断的两条腿穿越任何恶劣的道路和地形。相对而言,我方在交通上成了强势一方,敌人却成了弱势。
通过一次次歼灭敌军,我方缴获了大量武器,此消彼长,从而壮大了自己的火力优势。
解放战争后期,我方在常规武器上不再处于下风。解放军也由原来的制造战场优势,变成了拥有正面战场优势。
转折点一过,就是“横扫千军如卷席”,蒋军兵败如山倒,解放军很快就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这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力量,而它的力量却强大得难以衡量。这就是潜藏在民众之中的力量。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解放军,并被组织起来后,力量的天平已经在战略上倾斜到了解放军一方。
总结一句话:强弱易手的技术,归根结底是尊重规律、顺应规律的艺术。
两淮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