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东南的咸宁市东、通山县城北,有一小村名唤刘家桥。初夏的一个周末,我们乘车出城,一直往东南,径来此村。一下车,便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
这真是一个世外桃园。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粉墙黛瓦,古朴典雅,风景如画;一条小河自南而北从村中流过,河上静卧一孔廊桥;河的两岸是高低错落、形态不一的民居。西岸村后是绿树翠竹覆盖的小山。显眼的大红灯笼点缀在河边、房前,倒映在河里,宛如金色的鲤鱼,夺人心魄,是小村的点睛之物。
我们打最北边的木栏栈桥入村,沿河岸边的石板路,慢慢游览。河西岸边一间房屋的墙壁上,挂着有关这个村子的历史说明,告诉世人这个村子是汉皇刘邦之弟彭成王刘交的第60代后裔刘伯常于明代迁居到此、建筑繁衍而成的古民居群,已聚族居住四个世纪,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在国内是少有的同姓皇族聚居区。因此,此村应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绕过南端木栈桥,来到河岸东侧,眼前是村正中央的拱形廊桥,连接河的东西两岸,被参天的古树掩映着;其下部为石头砌成的拱形桥洞,桥面之上是砖木结构,有木栏杆,两端用砖砌成墙,开有门洞,最上方青瓦覆盖避雨。此桥现在的交通功能不太大了,主要是供游人观景歇息。它是村中制高点、核心、观景台,远远望去,既小巧又壮观,既沧桑又别致,与四周高大浓绿的古树融为一体,颇为和谐。廊桥下面有八级台阶,全用大青石铺就;抬头望,在桥门洞之上有三个黑色大字“刘家桥”,“刘”与“桥”字均以繁体书写,透着历史与文化气息。原来,古村、古桥共用一名。我们在廊桥下面合影留念后,拾级而上,从弧形门洞进入廊桥,走到桥上,两边各有一溜长条木椅。我们或站或坐,欣赏着两岸四周的风景,风儿微微地拂着,惬意无比。离开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在这僻静的所在,大家的心情愉悦起来。细细想来,此村的结构大致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字形,廊桥便是字中的关键一横。它成为小村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的载体。登斯桥也,陶醉于过往与当下,感恩古人的付出与坚守。
清清的河水从廊桥下缓缓流过。在廊桥的上游河边停着竹排。我兴致勃勃地踩上去,一个趔趄差点倒到水里,伸手抓了水里的竹篙作撑船状。有三两男女年轻人上了竹排,用竹篙一点,那竹排便轻盈地动起,穿过廊桥半圆形桥洞,向下游飘去。河水清澈见底,有成群的鸭子与白鹅在欢快地游动、觅食,使这廊桥及其四周的氛围灵动起来。
中午时分,我们选择古桥边一个僻静的农家用餐。这是个有台阶有天井的院落,最高处的堂屋正中摆着一张简朴的大木圆桌,围了一圈小竹椅。我们一干人等坐下,勤劳的女主人泡上桂花茶,此村隶属中华桂花之乡咸宁桂花镇,境内盛产桂花。菜很快上来了,有土鸡汤、河虾、倭瓜......,地道的土菜,很丰盛,很实惠;男主人还端了一大碗杨梅酒递到我手里,大家分了,举杯品尝,入口甜美......
当我们吃完饭走到外面时候,只见外面的场地上、河沿上,摆满了桌子坐满了人,个个洋溢着微笑与快乐......
我们走到了大道上,不禁再次回望小桥,告别小村。这是个多么和谐的所在,给了我们今日共享的机会,它留住了一座桥、一个族群、一段历史……。
愿此村此桥此景此情永在!
世外桃源刘家桥(发表于2017年8月3日《桥梁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