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3)
奇怪的是文革中老妈并没有受到牵连。曾有人拿她的地主家庭出身说事,都被老妈理直气壮地顶回去了,因为直到解放她都是学生。事后我想,老妈之所以还能自由自在地过日子,跟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分不开。老妈情商很高,跟谁都能打得火热,同时还能保持适度的距离。
老妈谨小慎微,从不轻易得罪人。她常常教导我们,喊人(打招呼)不吃亏,本来喊哥哥的,你喊一声叔叔又不会蚀肉(那时长者为尊,相当于今人喜欢瘦,叔叔被误认为哥)。老妈的逻辑,等于民间把副局长叫成局长,把科员叫成科长,还有乡下的某税务,某公安等等。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对于讲究面子的国人特别重要。而我,恰好没学到老妈的本事。我喜欢平等,喜欢叫领导的名字,给人的印象永远是骄傲。为此,我失去了被人叫职务的机会,直到退休,大多数人都可以毫无顾忌地管我叫老魏。
老妈善于跟各色人等打交道,善于看人说话。她的原则是尽量不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即使别人对你虚情假意,但绝不要戳穿,心中有数就行。别人送了礼,老妈会酌情还礼,而且在不吃亏的情况下显得很有面子。到了晚年,一帮老朋友送来送去的全是大红大绿包装“精美”的保健品。那些东西是否管用不要紧,是否过了保持期也没关系,反正迟早都得送出去。
老妈还喜欢做媒,给人介绍了好些对象。他给男方介绍女方,通常是千篇一律的“长得一红二白”,“白生生的”,“懂事很很,又肯喊人”。男生一方,同样千篇一律的老实,本分,不抽烟不喝酒,单位也不错等等。据我所知,老妈说成的夫妻有十几对,且基本比较恩爱,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恋爱中的双方有了矛盾,老妈会出面排解,苦口婆心地陈述厉害,尽量把双方捏在一起。小夫妻闹得再厉害,看在周姨的面子也会破镜重圆。唯一失败的是她的表弟,对象也是老妈介绍的一红二白那种。表舅长得不错,工资高,就是矮小,而且长期在外地工作,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于是表舅母有了外遇。老妈照例做思想工作,对犯错误的一方表示宽容,认为错不在人,错在造成二人分居的单位。表舅的家庭好歹没有破裂,破裂的是感情。在后来的日子里,舅妈仍然高高在上,对表舅不假辞色,表舅却唯唯诺诺,敢怒而不敢言。他们没有离婚,然而形同路人。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他们两口子关系不好,老妈和表弟再也不来往了。
年龄越大,老妈的公关能力越强。从政协到地税宿舍,我们住了十年也不认识几个人。老妈好像整个小区的人都认识。她喜欢与门卫聊天,把几个门卫家的根底弄得清清楚楚。不光是小区,整个泰吉街,老妈一路走过,似乎所有的人都要跟她打招呼。从泰吉街搬到禾嘉也一样,老妈很快就成了小区的名人。
偶尔有单位的同事来我家做客,老妈不甘寂寞,主动与来宾搭讪,聊家长里短,县内县外的大事。有时她会问:某某怎么好长时间没来了呢?
老妈尚能独自外出时,还喜欢与一帮老年人在农家乐请来请去。她爱热闹,在家里宅不住,要么去卖保健品的店里聊天,要么去舅舅家打牌。岳父母家的所有活动,老妈都要参加。但最后一次饭局却使得她住进了医院,并且再也不能出院。恰恰是最后一次饭局,她本不愿意参加,是我们一再动员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