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集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一)读经与读史

2024-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昨日花开满树红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读经与读史是第一部分。

 “读经”是章士钊提倡的,指的是要求从小学生开始阅读经学典籍,这在前面的文章中已有提及。鲁迅认为,如果一定要看古书,与其读经,不如读史。

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旧唐书·魏徵传》里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读史,首推宋史和明史。另外,读正史不如读野史或杂说。鲁迅在这里推荐了《三朝北盟汇编》、《宋人说部丛书》、《野获编》、《明季南北略》、《明季稗史汇编》和《痛史》。“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有一句俗话被人们广泛传播: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是胡适说的。其实胡适的原话并非如此,他的原意也不是在谈历史。1919年春季,他将一篇演讲的稿子整理成文章《实验主义》,发表在4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4号上。原文是,“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狠服从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顺的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实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这里提到的“实在”并不是历史,而是一个哲学概念。

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却并不错,因为历史都是后人书写的,为胜利者(后来的统治者)服务的,书写历史的过程中难免有错讹、有遗漏,作者还会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进行增删,更不必提还有“为尊者讳”、为前朝抹黑等等上不得台面的理由。所以,即使权威如《二十四史》,其实也是不大靠得住的。

文中鲁迅举了“钦定四库全书”的例子。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四库全书馆,把宫中所藏和民间所献书籍,命馆臣分别加以选择、钞录,费时十年,共选录书籍三千五百〇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即所谓“钦定四库全书”。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但这也是清政府文化统制的具体措施之一,凡被认为“违碍”的书,或遭“全毁”、“抽毁”,或被加以窜改,使后来无可依据。

相比较而言,有时候野史反而更接近实话,野史可能更主观、更随意,有些内容可能来自道听途说,但起码一般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不会“装腔作势”。

读史的目的是什么呢?培根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史可以让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开阔视野。鲁迅则说,“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