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08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鑫芝士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白话诠释: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儿能够一辈子值得践行的呢?”孔子说,“那不就是恕吗?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不要给别人。”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曾经诽谤过谁?曾经赞誉过谁?如果有被我称赞过的人,那一定是考验过了(他的)一些方面。这样用人正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而行走的原因啊。”

孔子说,“(早年)我还能看到对于史书中缺少的文字(进行推敲的个人),就好像有马凭借别人来进行调教一样,而现如今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孔子说,“花哨的言语会惑乱仁德,小处不忍让,那么就会坏大事儿。”

切己体察:这句话是围绕“恕”字展开的。前面也讲过这个字,在《华杉讲透论语》这本书P513中有更加精辟的论述。“恕”这个字可以拆成上下两个部分,即如心。意思是,你要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心,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同理心和移情。只有做到了“恕”,我们才能够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别人不想要什么,这样才会更加理解别人的需求。

第2句话说的是对人的评价,无论是诋毁或者赞誉,都要通过我们实际的考察,以及这个人的践行才能得出结论,而不是听这个人说就可以了。这也是孔子推崇的夏商周三代能够实行正道的原因。因为他们对于人的评价是客观的,而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第3句其实是一个比喻。对于古汉语当中缺少的字,不应该盲目的把它填上,而是推敲,并且把这样的空位留给别人,以待后面的专家来进行考证,这是一种严谨的精神。就好像自己有一批好马,却不能驾驭,应该让专门的人来调教一样,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保残守缺,有了一个宝贝和机会之后总是焐在手里,不愿意拿出来。最后,这个宝贝和机会不再珍贵了,自己没获得啥,社会也没获得啥。如果有一个好的东西把它贡献出来,那么社会中就会增加一些财富,大家并不会因为你贡献出来就忘记你的功劳,甚至抢夺你的机会,恰恰相反,我们会因为贡献出来这件事儿,以及开放的态度,获得更多社会的认可。

第4句话说的是小处不忍让,就会在大处吃亏,这也印证了吃亏是守恒的观点。跟周边同事打交道也是这样,不要计较和在乎。我们跟周边的同事以及朋友计较和在乎就是“小不忍”,那么我们就很少会获得周边人的支持。没有人支持我们,所有人都不想我成功,我怎么可能成功呢?

文言拾遗:其有所试矣--“试”指的是考验。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犹”指的是还,“及”指的是赶得上,引申为看得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