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乡土故事

亲情与彩礼,伤了谁的心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微笑的曼曼

“姐,我要结婚了,日子定在下个月中旬。”电话里传来弟弟稚嫩的声音。

现在是八月份,记得五六月份的时候,我问过弟弟是否有结婚的打算,我好安排好时间,也好预备好份子钱,毕竟不是有钱人。

那时他告诉我,今年不会考虑结婚。现在突然听到他这样的决定,远在异乡的我心里有点窝火。

“怎么这么突然,是不是怀孕了?”我很纳闷,果然是太年轻了,说一出是一出。

他说并没有怀孕,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就是一句话,下个月要结婚。

“打结婚证了吗?”我不厌其烦的问着事情的进度。

他说先办酒席,他口中的结婚也就是办酒席了。

“既然没有怀孕,又没有办结婚证,干嘛这么着急办酒席呢?万一结婚证方面出什么叉子,你找谁哭去?”结婚不是儿戏,我表达了我的想法。

弟弟并不接受,说我想的太复杂了。

一个月后,我拖家带口的从千里之外往老家赶,参加了弟弟催促的婚礼。

女孩父亲要求的彩礼是十六万,父亲东凑西借,才够十万,差了六万块钱。

一般而言,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彩礼多少会返还一点当陪嫁,弟弟这个老婆是外地的。不知道是那边风俗就是如此,还是遇见奇葩了,嫁女儿,只谈礼金,别无其他。

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因为少了这六万块钱,女孩父亲扣着户口本,不让他们办结婚证。说是什么时候补齐了钱,什么时候给户口本。

一般来说,两家人结亲家了,后面的礼金慢慢给是很平常的事情。

剧本没有按照弟弟预想的那样进行,他很天真。

他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父亲,眼睛里除了钱,女儿的幸福什么也不是。

后来弟弟的女儿出生了,更加没有钱存了,六万块钱,一个遥远的数字。

没有结婚证,孩子上不了户口,这个外公依然无动于衷。似乎正是应了那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在他眼里,金钱胜过了亲情,金钱的分量重过女儿的幸福。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样一个家庭里。

我的父亲很穷,我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但是一家人吃糠咽菜气氛也是温馨的。

记得我结婚的时候,父亲原本是不同意我远嫁的,而且男方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怕我在远方会吃苦。

最后再三权衡,还是觉得女儿的幸福最重要,他同意了我的婚事。

那年,老公没什么钱,只给了三万多的彩礼。

父亲说,钱多钱少都只是走一个形式,他只希望他的女儿可以幸福。

老公,欣然答应。

结婚那天,父亲给了我一本存折,里面是给我的嫁妆钱。

离开家门的时候,我分明看见父亲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沉稳如山的父亲,我从来不曾看见过他流泪。

说实话,那一刻,我有点不想嫁了。

彩礼自古有之,是婚嫁的一个传统程序,只是有的父母处理的不妥当,给人一种卖女儿的错觉。

女儿的心里是很受伤的。

谈钱伤感情,彩礼也是钱,太没有人情味的做法,伤了女儿心。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追逐名利,追逐金钱似乎是人的本性,谁都想生活的好一点,再好一点,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当金钱名利与亲情友情爱情狭路相逢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做呢?这中间有个度,把握的不好,很伤感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