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寻根者——在读完《所罗门之歌》之后
在我和茜茜提出互相监督的读书活动之后,这算是第一篇作业吧。
很久没有写什么东西,感觉文笔都退化了。
我在高中以后就不太读西方的小说了,看的大多都是哲学书。《所罗门之歌》算是近年来真正意义上读完的一本。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大概就是“寻根”吧。里面当然也有当时美国的种族问题,白人和黑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还有关于男女、婚姻、子女各方面的问题。稍微深入一些来探讨,应当会引申到精神特质和文化来源的方向上去。
以我对西方历史浅薄的了解,美国是伴随着激烈的国家与民族的冲突建立起来的。英国当年的殖民势力遍及美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美国轰轰烈烈地建立了起来。伴随殖民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我是不会相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平等的。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工业化之间有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南方种植园经济希望有较低的关税,以便能购买到国外的商品;北方工厂主希望能有较高的关税,以便于倾销商品,提高竞争力。美国南北战争打着解放黑奴的名义,到头来依旧是为了利益。所以,黑奴究竟是否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获得应有的尊重,从目前看来,做的还不够。种种因素引发的矛盾,是这本小说的冲突高潮所在。
《所罗门之歌》这本小说里面,有一些梗我不太清楚,比如黑人的一些神话和习俗。但是我依旧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一种“寻根”的感动。
奶娃,或者还是叫他麦肯·戴德(Dead)。作者从名字开始,其实就为整本书立下了“寻根”的基调。白人漫不经心的勾画,把一位黑人的姓名彻底更改。从此你没有了原来的姓名,你的后代也就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不说这本书中蕴含的对种族主义的批判,单讲一讲寻根吧。
小麦肯一开始对自己究竟从哪儿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好奇心,直到他听自己的姑姑、母亲和父亲或多或少地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过去的故事。对金子的寻找成为寻根的肇始。但在寻找金子的旅途中,慢慢看到属于自己家族的太多的痕迹。这些被挖掘出来、逐渐裸露的痕迹让他心中萌发了一个所有人都会想的哲学问题:我从何处来?这并不是一个广义的宇宙空间时间的问题,而是具体的,随着血液流淌出来的一种脉动。唯有看到此处,我在情节上有了一些触动。
怀着这样的仿佛来自远古祖先殷殷呼唤的感受,小麦肯突然从一种死寂的状态中苏醒过来。包括在他给自己的父亲转述了老朋友们的问候之后,老麦肯似乎也突然从一个精明的商人变成了温情的回忆者。这是寻根的力量。
像我们自身,有时候突然都会想,我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中国人时常喜欢从姓名上着手,一路溯源,几乎都能往上把自己和黄帝炎帝扯在一起,大多都能和周天子扯上关系。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我常认为中国丧失了很多传统,其中之一便是慎终追远。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怀有对神的敬畏之心,缺怀有对先祖的敬畏之心。这种情感比面对神要更亲近,也更温和。中国大地上,所有人追寻自己的来历,是否曾经在帝国夕阳的余晖里,有那么一个身影与自己在某刻心神相连。你能随他在意识中领略另一个时代朝霞日暮,云起云落;能随之在心中敷衍出乱世洪波或盛世风华。这是祖先的力量。祖先与“我”血脉相连,他们作为标榜激励后代在为人处世上,立德立身。中国曾是宗族社会,我想中国人对于此,应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要更有感触。
但是极为可惜的是,许多人如今甚至都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带领自己去领略那些历史,甚至都不愿意去倾听过去一百年中的悲痛与奋起。更可悲的是,当礼崩乐坏之后,甚至有人能轻易去践踏祖先的尊严,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柳诒徵先生后人因为遗产分配纠纷,把老先生,包括其长孙柳曾符先生攒了一辈子的古籍撕毁贩卖甚至毁之一炬。心中悲愤莫名。我虽然没有入古籍的坑,但是也有一些了解。世上这么多人愿意为一部善本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工资,愿意为一部孤本倾家荡产。这是知道文字的力量,这是传承,是先人给后代最好的遗产。……如今被这样地对待。柳先生一生清贫,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亦是现代儒学的一代宗师。他曾为挽救古籍而长跪不起,如今若泉下有知,有这样的“孝子贤孙”,恐怕宁愿断子绝孙。“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前看的时候没有感受,如今越长大算是越有感触了。
文学真是有共情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月明皆如此。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文明,什么地方的人,本质上都有一些相通的东西。我想这种对历史的追溯应该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追溯时常伴随着矛盾与痛苦,激情与向往,却是植根于血脉中不可断绝的东西。
这一点,是这本小说带给我最重要的反思。其他的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也写不完。就先这样吧。
PS:柳先生此事目前众说纷纭,不知真假。但就我所知此类事经常发生,就暂且认定或有此事。期待反转。
PS:对我茜的《关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的小想法》的小小小小回应。
什克洛夫斯基的著作我没有看过。不过“陌生化”理论或多或少有听过一些。他认为文学绝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生活的变形。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其实这个很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陌生化”最大的意义,我觉得可能是让人们通过作品重新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感受生活。
我认为,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东西一定要是美的体现。对自己进行审美的训练是让自己能够用更加自然的眼光去看世界和生活。这点我对庄子比较服气。庄子汪洋恣肆的文风和绝妙的想象能力,是万物有灵最好的体现。要想创作出陌生化的文本,首先必须培养作家对事物进行陌生化体验的能力。想象力是我国人最不缺的。我有段时间沉迷笔记、志怪小说。中国古人的脑洞简直突破天际。他们善于从一些微小的东西出发,给读者创造一个玄妙的世界。就好像西方有魔法,而东方有仙侠一样。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
不过,他说的“艺术总是独立于生活,在他的颜色里永远不会反映出飘扬在城堡上那面旗帜的颜色”这句话我不是特别同意。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不可能总是独立于生活。甚至有的时候生活中出现的很多事情能够奇葩到艺术家、文学家都难以想象的地步……过于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很容易掉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中去。
2018年5月21日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