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我救助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抑郁日志

抑郁与自杀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4人  张明佛
死在这个地方是挺好的选择的,要好久才能被发现,其实也要不了一周。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终不过咎由自取。
  就是挺心疼外婆还有重吾的,如果可以的话,帮我瞒着外婆好了,反正我常年不归家。
  至于重吾的话,我问了它,它可能想要找个别的主家,找得到的话。不然就流浪吧,反正这里没有冬天,冻不死就还好。
  欠的钱还有感情,还不上了的就多多担待吧,毕竟这么久了,该失望的早就失望透顶了。
  希望房东不要太责怪我的选择,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最后的最后,生而为人真是抱歉了。
  这是我一个朋友写的遗书,重吾是他的猫。写完遗书他原本是打算从五楼的窗台跳下去的,最后想了很久,怕摔不死惊扰到四邻然后招惹到警察就没有跳下去,要是再高两层估计就跳下去了。
  
  抑郁的人之所以不自杀是因为怕伤害别人。
  
  但是当自杀的倾向超过了怕伤害别人的担忧后,就会显得格外不顾一切。
  
  抑郁是怎样形成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家庭和校园的影响。
  
  我在深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专门去了解那些自称或者的确已经深陷抑郁中的人,不约而同的是他们童年乃至成长过程中的痛苦遭遇。 最普遍的遭受是自童年起的家暴,争吵也包括在内,父母的过分苛责,双方相互指责,以及暴力带给孩子的恶劣影响。对父母而言可能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氛围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惊天霹雳一般,既摧毁了父母表面所维持的和谐也摧毁了孩子心中的美好愿望,父母对孩子的过分要求或者紧迫同样也会使人压力过大,攀比带来的冷嘲热讽又或者承诺的未兑现,过分的施加压力等等最后都会导致抑郁的产生。
  
  在校园中,不管是来自老师的批评指责或者不公正对待,还是同学之间的玩笑打闹,冷暴力,暴力,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带给人伤害。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疏解情绪的方式都是自我排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者一个人静静的想着,等待问题想通或者深埋内心不再提及。
  而这其中还分男女的不同,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大部分人的幸福都是相似的,只有痛苦会是你想象不到的样子。
  抑郁的人的共同点是敏感。 敏感使得他们能发现常人不曾在意的细节,也使得他们更留心别人话语里的深意。可能当事人只不过是无心的一句话,却会被记住很久,反反复复的想起是否针对自己,长久以来就会变得患得患失,太过在意周围人的看法。
  
  如果你在集体中喜笑颜开,夸夸而谈,显得活泼开朗,而在一天中总有那么几刻开始无缘由的难过和提不起精神,这种状态只要持续两周以上,几乎就确定是抑郁症了。
  
  抑郁会完全摧垮一个人,毫无根由的。
  
  首先它会让你觉得提不起劲来做任何事情,与人交际像是在应付一般,然后你开始觉得日常变得枯燥乏味,周而复始的生活会让你开始逐渐麻木,所有的情绪都像是虚假的一样,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笑,该生气,但你也很清楚这些情绪只不过是用来应付的,而你实际上根本不想笑或者生气。
  开始讨厌日常交流,更习惯戴上耳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对外界的刺激,显得不知所措。更加感觉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没法很好的融入集体中,就像自己是生活在别人的日常中的背景一样,没法参与进去。
  表达不出情绪,丧失需求能力,开始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麻烦,拖延任何不需要当即完成的事情,直到被迫去勉强完成。失去目标和方向,总觉得自己像是在重复昨日的生活,而这一切周而复始不会有任何改变。
  
  当你开始深陷其中之后,你就会和现实脱离,失眠和焦虑会紧紧围绕着你使你没法专心去做成一件事,久而久之产生的沮丧和失落感会让你觉得任何事情任何存在都没有意义。
  活着没有意义,吃饭没有意义,谈恋爱也没有意义,赚钱也没有意义,因为你不再需求物质上的满足了。
  而这些所有的没意义堆加起来就会让你觉得活着很麻烦,因为要起床,要去上课上班,要去洗脸刷牙吃饭,要去挑选衣服出门,还要和人交际。这一切都会显得格外的麻烦,事实上你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待在床上。
  
  意识到自己抑郁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回想一下自己上一次真正开心欢笑的日子距离现在多久了,你就会明白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了,但治好它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在我国,普遍70后,80后还不曾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的异常表现更多的是 闲的,太懒了,哪有什么问题,多出去走走,去工作几天就好起来了。 但这些说法和解决办法根本无济于事,相反父母粗暴的对待和不理解反而会使得病情加重。
  

  一旦陷入了僵局,问题就会变得更糟糕,抑郁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正确的对待就会越发脱离现实,对父母失望对周围人和环境失望,从而生出想要自杀解脱的念头。

  
  自杀并不是解决的办法,在活着变成一件痛苦又麻烦的事情后,自杀只是无奈下的唯一选择。
  
   抑郁与自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