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瞬变
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想要发生改变,因为人生的惯性让人裹足不前,改变的发生显得十分的“不可能”。然而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兄弟提出操作性极强的建议,让我们的改变轻松起来!
01.找到亮点
只有找到亮点,并且认真分析,才能找到改变的正确方向。
02.制定关键举措
指示清晰明确,便能消除抗拒。
03.指明目标
给出一个具体的目标,有两重作用:告知去往何处,也知道此行的价值。
04.找到感觉
人们做事往往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看见-感觉-改变。试图用分析论证的办法来消除惰性和冷漠,无异于扔给溺水者一只灭火器,根本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人们通常自我评价过高,所以人们在没有感受到之前,是不愿意改变的。
05.缩小改变幅度
从我们微习惯的培养开始,比如从每天50字的写作开始。
06.影响他人
教是最好的学,把正向的思考及行为传递给别人,教给别人,因而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07.调整环境
人员的改进看起来很困难,但环境的改善要容易得多。而且往往环境变化会带来人们行为习惯的显著变化。
08.培养习惯
设置你的行动触发扳机,有助于养成习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利用清单。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激发灵感,还能帮助你避免遗忘关键点。
09.召集同伴
当大街上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摔倒了你会立刻去帮助他。而当很多人在一起时,大家几乎都不会行动。这就叫做同伴压力。无论是否有意,我们都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在感觉环境陌生或者情况不明的时候。
10.坚持改变
要让改变持续下去,秘密就在于强化。不管亮点多小,我们必须寻找亮点,奖励亮点。
人对一项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喜欢。比如埃菲尔铁塔落成时,巴黎人对其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成为城市象征,这叫做单纯曝光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即使一开始不受欢迎乃至遭到排斥的陌生改变,最后都会随着人们日渐习惯而被接受和喜爱。在转变的起步阶段,惯性或许是一种难以克服的阻力,但只
要过了某个转折点,惯性反而会从阻力变成动力。小改变也能滚成大改变,让我们共同把改变的雪球滚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