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传家宝”
文/子卉,写于2016-6-26
奶奶的“传家宝”奶奶今年七十岁,身体非常瘦弱多病,体重只有七十斤。奶奶目不识丁,但她有一些重如万金的"传家宝”,传给了她养育的每一个后人。
奶奶的第一件“传家宝"就是勤俭。奶奶生过八个儿女,在以前那个饥贫交迫、医疗落后的年代里,生存下来实属不易,最后儿女只存活了四个,包括长子(我的父亲)、大姑、叔叔和小姑(即第八个孩子)。前后出生的儿女年龄相差不大,爷爷常挑着工具箱出门接木匠活干,而瘦弱的奶奶常一面干农活,一面照顾一群年幼的儿女。奶奶跟我描叙过她经历过的一个场景:背上背个小孩,手里牵个大点的孩子,肚子里还怀着个没出生的娃,上山去还要砍到一担柴来挑着回家。
后来我爷爷挣的钱多了,把苦日子熬过来了,可奶奶仍不忘艰苦的岁月,每天都闲不住,总要到地里捣弄些什么,她自己的衣服总是穿到很旧很破了才舍得扔。作为长孙女的我,小时候也穿过奶奶亲手缝补过的衣服。勤俭如奶奶,她的子孙后代,怎么可能好吃懒做、奢侈败家呢?
奶奶的第二件“传家宝”是亲族。我爷爷兄弟五人,爷爷是长兄,曾祖父去世得早,曾祖母年老,爷爷带着弟弟们一起做房子,给他们讨娘妇,奶奶始终没有半句怨言,积极支持我爷爷做的決定。后来我爷爷的弟弟各自成家,奶奶作为长嫂,宽容大度,和妯娌们的关系处理得很融治,其他兄弟家农忙什么,也常去帮忙。
爷爷成为村里的“万元户”的那段时期,常会到外面买一些物资回来,奶奶常会分一些给爷爷的弟弟家。奶奶自己种的瓜果菜蔬,待到收获的时候,爷爷的弟弟家也能吃上ー些。如果奶奶在家做了豆腐、杀了鸡鸭或煎了米果,她常会端上一些给爷爷的弟弟家。奶奶自己没有亲兄弟,可在奶奶看来,兄弟间就应该团结,相互帮衬。在奶奶的影响下,她的儿女都很有哥哥姐姐范,对于堂弟堂妹们,都十分友爱。
奶奶的第三件“传家宝”是睦邻。记得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奶奶家的隔壁新搬来了ー户人家,我住的房间的窗户,正好对着隔壁家的后院走廊。那时有朋友送了我一个仙人球,我用一个大口陶瓷杯把仙人球种在里面,把杯子放在房间的窗台上。有一天我回到房间,立马生气地跑出来,叫我奶奶去我房间去看一下。当时的场景是杯子倒在窗前的桌子上,里面的沙土全倾在桌面上,而仙人球也掉出来了。我坚持认为杯子是隔壁家的小孩弄倒的,想要上门去质问,而奶奶阻止了我。她说:“也许不是小孩子弄倒的呢?也许是被风吹倒的呢?”我不相信,因为杯子有一定重量,又放得很稳当,不可能被风吹倒的。奶奶又说:“就算是隔壁小孩弄的,也算了,重新种回去就是了。隔壁家的对老夫妻带着三个孙子孙女在家,也不容易。他们偶尔也送点菜和米果给我和你爷爷,点小事就不要计较了……这就是奶奶,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与郐居和睦相处的奶奶。
奶奶还有很多“传家宝”,都在日常的言传身中传给了她的后人,让每一个后人受益终身。成年成家后的我,愈发能体会出奶奶的“传家宝”里蕴含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