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心情随笔散文

重庆语文‖乡音萦耳 乡关何处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40人  故园蟋蟀

《重庆语文》是一本教委从未批准出版的语文教材,一本永远进不了学校的教科书。

那些散发着老荫茶香,黄角兰香的方言啊,其中的智慧和诙谐让人莞尔,背后所关联的记忆让人梦回童年,怎可以淡忘?

                                                                                      ——蜂窝煤(《重庆语文》作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口浓重的乡音是烙在身上、印在心里、流淌在血液的印记,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的根。

千里异乡,车流滚滚,人海茫茫。一个久违的声音忽然响在耳畔,亲切、温暖,别有一番韵味。霎时间,梦中时常出现的人、景、物、事一起涌到眼前——青山、碧水、土坯房 、炊烟……,内心掀起滔天巨浪,两个素未谋面的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十几年前,广告人蜂窝煤(陈锐)离开老家重庆,孤身一人到外地打拼,漂泊在外的他担心将来自己的孩子不会说故乡话,丢了自己的根,于是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写了这本《重庆语文》。

在书中,蜂窝煤用画笔与文字,深情地回眸那座弥漫着淡蓝色烟雾的大山之城,为大家描绘了一个麻辣鲜活的重庆:

一到夏天,火炉重庆就回到原始社会,男人们丢掉衣服,只穿一条短裤,一双拖鞋,坦胸露肚度过整个夏天。

裸体的上身就叫做光条条儿,或者光胴胴。光条条儿们满街乱跑,嘴里都是对毒辣太阳的骂骂叨叨。

光条条儿们热得遭不住了,心里想了想,哎呀,凉快的地方找不到,干脆试试以热攻热?于是光条条们统统跑去火锅馆,扑通扑通跳进去,吞下一团火,飚出一身汗,风一吹,酒一冰。凉快!痛快!哈哈!这才是最巴实的解暑之道!

遇缘儿

寻找生命中或缺的那一个角,是个经典的寓言。我总相信,这个角是不可能刻意寻到的,能碰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只能靠遇缘儿。

遇缘儿就是邂逅,碰巧,不期而遇的意思,但这个说法更有一种宿命之美。

向左走,向右走,绕无数的弯,转无数个圈,无数的错过,直等到那个命定的转角,砰,撞上。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才算遇到自己的缘儿。

接下来,珍惜这份缘儿,服从老天安排,王子和公主自然可以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四川话里,“摆”大意就是“说”。比如“摆龙门阵”,“摆条”。难以形容就是最好的形容。“不摆了”就是这个意思。比如你吃到一碗极品小面,那恰到好处的麻辣鲜香,如电流般通过舌头,一瞬间,你百感交集,飘飘欲仙,仿佛找回初恋的感觉。这时候,你就应该对着天空大喊一声:“不摆了!”

……

在《重庆语文》中,除了这耐读的文字,更好看的是那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插图:

一把小竹椅、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古朴厚实的粗瓷大碗、攻城打仗的小人儿、陪着孙子写作业的奶奶……拙朴的线条、充满乡土气息的色彩,活生生地展示着那个悠闲的、摆龙门阵的重庆。

鲜活的方言,幽默的文字,充满童趣的插画和谐地统一在《重庆语文》中,被蜂窝煤烹制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重庆家常菜,麻辣过瘾,风味独到。

《重庆语文》不是语文教科书,它比语文教科书鲜活生动;《重庆语文》不是说普通话的书,它绝对比无滋无味、清汤寡水的普通话鲜活生动。在提及写这本书的初衷时,蜂窝煤曾说:“那些有滋有味的重庆话,总能唤起我对过去青春的记忆。打捞那些有点边缘的方言,本身就是保留一种口头文化。

是啊,方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那些正在被人淡忘但实际上不应该淡忘的乡言乡音有着特殊的魅力。一句方言,一首童谣能勾起一段往事和回忆事,让人在怅然回望的同时,找到一种身份的归依。

语言就像生活,本应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韵味十足的秦腔、燕语莺声的吴侬软语、油润沙脆的“京片子”,南腔北调萦绕耳旁,莫大的享受啊。

可惜,在全球化的今天,方言正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消亡。如果有一天,方言不再萦耳,无论山南海北,不管旧友新朋,一张口都是那整齐划一的语气腔调,当你乡音无改地回到故园,充斥耳畔的却一水儿的板板正正的普通话,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日暮乡关,乡音无处听,我们的生活还会有滋有味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