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书会为你打开心灵的窗户
总有一些书会为你打开心灵的窗户
文/李简
小时候的我,胆子很大,敢从平房高的地方跳下去,敢淌其腰深的河水,敢捉麻雀,敢捉各种小虫子。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变得越来越胆小,连梯子也不敢踩了。像秋千、过山车、水上乐园里的大喇叭更是没有勇气去碰。我甚至有了恐高症。
我的胆小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更深藏在内心深处。小时候我还参加过歌唱比赛,唱歌在学校里也小有名气,六一什么的大型活动,我总会亮上一嗓子。那个时候心里并没有一丝胆怯。可是随着长大,我开始变得不善于在人前表现自己,公开发个言都会心慌得要命。
我非常讨厌这样的我。
就在这时,我偶然接触到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在这本书的鼓舞下,我尝试着改变自己。
正巧,我那时在养蚕。每天要到附近的小区里采桑叶。那个小区的地理位置颇有些高度,因此与街道之间砌了道一人多高的墙。正好临街的房子里有一家饭店,为了方便客人不去绕远路走小区大门进来,饭店在墙下放了一把梯子。那棵桑树正好就在饭店旁边。
我一直没有勇气踩着那把梯子上去,每次都绕很远的路从小区大门进去,采了桑叶再从小区大门出来。
看了这本书后,我就决定从踩梯子开始改变自己。我在内心和自己做了无数次斗争,告诉自己,踩梯子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从梯子上掉下来摔一跤,引路人一顿笑罢了,又不会死。有什么可怕的?面子不要了!
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走到了那把梯子前。第一次爬梯子,在别人看来或许只是有些笨拙,于我却是胆颤心惊,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我巨大的恐惧。而表面却还要维持镇定和从容。
不管怎么样,我真的成功从梯子上爬到了墙上。但采完桑叶后又没有勇气从那里下来了。我也没有逼自己。此后我又不断鼓励自己,不断尝试,终于战胜了内心对梯子的恐惧,上下自如了。
这让我对改变自己,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我慢慢接触心理方面的书籍,看过很多鸡汤文,内心的格局和见地和从前再也不一样了。
后来,一个朋友送给我一套张德芬的书。一共有五本。除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它几本我都没有看过。我平时一直忙着看其他书,那几本书寄过来就一直放着,连封皮也没时间拆。
前段时间,父母不顾我们姐妹的反对,硬要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把平房翻盖成三层小楼。在苦劝无果后,我竟对父母生出了深深的怨怼。我觉得老了的他们变得自私了,不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只顾他们自己的面子。这样的父母变得好陌生,再听到他们的关心,直觉得虚伪透顶。连那个家,也觉得不再温馨,不再愿意回去了。
对父母的这种心态,把我自己吓了一跳。我强烈谴责自己怎么可以对父母生出这样的怨恨呢?想想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多么不容易,怎么能因为这样一件事就否定父母对我们的爱呢?
虽然理智上知道不应该对父母产生怨恨,可内心里却是真的在排斥他们。我整日在受着良心的谴责。
万般无奈下,我打开了张德芬的另一本书《重遇未知的自己》。在这本书里,张德芬告诉我们,应该爱上我们生命中的不完美。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情时,我们不要去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全心的接纳,承认那个不好的一面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这没有什么可耻。
于是我学着接纳自己内心对父母的怨恨。我告诉自己,产生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别人遇到这种事,也很有可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情绪。而且父母的行为也确实不对,确实没有考虑到我的情况。他们在这件事上确实是自私了,他们确实爱自己的面子胜过一切。
接着我又看了张德芬的下一本书《活出全新的自己》。在这本书里,张德芬告诉我们,在全然地接纳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后,如何让自己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从而把自己不好的一面熔化进来。
我开始反醒。父母翻盖房子真的只是为了他们的面子吗?当然不全是。那房子盖好后,租出去,几十年的房租收益是全归我们姐妹的。父母只是只考虑了好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由此带来的房子租不出去的风险罢了。
而我自己为什么会认为父母自私了?因为我知道,盖房子的贷款压力将会落到我们姐妹的头上。而现在的我,养活自己都是勉强为之,哪有余钱去还贷款。归根结底,我只是不想承担还贷的压力罢了。而我不想面对自己事业的失败,就把愤怒转移到了父母身上。
原来父母成了我逃避现实的替罪羔羊。
我一下子茅塞顿开了。
通过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和自己内心的对话,我找到了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原先对父母的那份怨恨倾刻间就荡然无存了。
我真正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优秀。
我现在正在看这套书的另一本《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相信,它将带给我另一个新的开地,让我更近一步接近真实的自己。
张德芬说,灵修的路是一条漫长的路,修行如她,也同样会遇到想不开的事情。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全然地接纳自己就好了。总有一天,阳光会照进来,充满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来说,张德芬的书就是那束照亮我的阳光。我何其幸运,找到了。
我更加感谢送给我这套书的朋友。当初对她,我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却不曾想,最终竟然收获了这么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