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大学生活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LoeiZa

我的第一个书影计划,是关于真情与哲理的。是我给十七岁最后一个月的自己的礼物。

【真情】——在即将到来的十八岁,祝愿自己可以对这个世界多一些善意,用真诚的心,做一个温柔的人。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清澈,永远保持湿润。我仿佛对这个世界有些误解,带着不可避免的戾气。太要强,当我看到优秀的人,我会下意识觉得他们太aggressive 、offensive,排斥他们。其实真的不必这样的。把那些优秀的美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正刺激,激励着自己向上成长。

【哲理】——要成年了呢!一方面,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大太大了。我对它有着十足的好奇心,想要不囿于过去,勇敢地探索一切可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而另一方面,我对这个世界又缺少理性的哲思,仅仅沉浸在感性的刺激中。从书影中汲取营养,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罪恶,关于救赎。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书影清单

书籍:

《小王子》

《窗边的小豆豆》

《岛上书店》

《追风筝的人》

电影:

《触不可及》

《岁月神偷》

《天堂电影院》

《放牛班的春天》

《浮生一日》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小王子》可以说是“真情与哲理”最完美的代名词了吧。当小王子在一个花园里看到五千朵玫瑰时,他的内心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我也有过这种感觉,当发现自己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给自己力量的人或事物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时候,内心有种复杂的情感,夹杂着失落、震惊、恐慌……。

小王子也经历了这样一场人生危机。他的症结在于平庸感。小王子因为觉得拥有了一件独一无二的事物而觉得十分富有满足,世俗世界中的金钱权利丝毫不能玷污他。可是当这一切轰然倒塌,小王子陷入了迷茫、困惑和无助。

这个时候,狐狸出现了。他教会了小王子一个办法——驯服。其实,在我以前的观念中,这是一个贬义词,代表着一种从属关系。而在狐狸看来,驯服=建立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狐狸告诉小王子,独一无二并不是由客观的、世俗的标准来定义的,而是由于自己在倾注时间、精力和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才使玫瑰变得独一无二,即是说,这是一种纯主观的判断。这是我理解的一种温柔。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你在下午四点钟来,一到三点钟我就开始感到幸福了。 ——狐狸

一个我很佩服的小姐姐在她的播客里提到了周保松教授的《小王子的领悟》。书中周教授还提到了另一种温柔——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不否定别人。

书中小王子学会了驯服这个办法之后,带着与初次见面截然相反的自豪回到了那五千朵玫瑰面前。“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的,没有人会为你们去死。”殊不知这样的话会深深地伤害那五千朵玫瑰。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这样,对那些自己喜欢的,珍视的捧出我们全部的温柔,却对那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不经意间流露出我们的刻薄和粗鄙,不知不觉间就染上了恶意。

两种温柔,浸润着同一种关怀和善意。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窗边的小豆豆》或许更加适合教育从业者阅读学习,对于我来说,它也像一本童话那样,让我做着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梦。

小豆豆天真善良,活泼中又带着淘气,有理解她爱她的爸爸妈妈。在巴学园里,她遇到了可敬的校长小林先生,同样令人喜爱的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小豆豆学到了尊重,爱,也体会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还有更多的浸润在巴学园中养成的好习惯,比如吃饭时“好好嚼啊”、要“放回原处啊”、“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不能立刻就跳上去”等等。

这样美好的故事却发生在二战的背景下。对于小豆豆来说,或许战争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是学校工人阿良的离开,是洛基的失踪,是爸爸妈妈偶尔露出的愁容。战争的真相,对小豆豆来说太沉重了。是她所不能理解的。当巴学园在炮火下化为灰烬时,小豆豆想起小林先生说“下一次,我们办个什么样的学校呢”、“还会再见面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便渐渐放下了心,让人不禁心疼那份珍贵的童真要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但是无论如何,在巴学园的日子是真的美好梦幻,会让人铭记一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学园吃午饭时每个人的演讲节目。小林先生认为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午饭时间让每个孩子演讲。我实在佩服小林先生。我就是一个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的人,无论是自己的观点,还是对一个人的爱。什么都闷在心里。上了大学,特别是经过了一些面试才知道,你不说话,真的就有人把你当哑巴。虽说什么“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但是若不大胆地表现自己,谁又会知道你的优秀呢?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我和你 付一航

我是一颗温柔的石头

长者胡子,也长满着故事

你是一朵害羞的云彩

表达天气

却不表达自己

《岛上书店》——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一个地方。书店老板A.J.在一个小岛上经营者一家书店,他有着古怪的脾气和奇怪的阅读癖好,这些在他的妻子过世后表现得越发明显。A.J.的人生危机在店里的一本珍贵的书失窃以后达到高潮。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这时,命运又给了他一个新的希望——一个被妈妈留在书店里的小女孩玛雅走进了A.J.那即将枯死的生活并拯救了他。A.J.抚养玛雅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友情、亲情和爱情。小说的情节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别的地方是,书是一切情节的交织点。小说以珍贵书籍的失窃开启新的篇章,在玛雅成长的过程中,书店凝结了岛上人民的生活点滴,无论是老师,作家,还是警察,家庭妇女都喜欢到书店来,最初他们只是担心A.J.一个人抚养玛雅想来帮帮忙,后来就开始读书借书,甚至开展读书会活动;通过书籍的纽带,A.J.还认识了第二任妻子阿米莉亚。可以说书籍是整本小说情感的承载体,是人物关系的连接线。

小说行进的过程中,人物关系越发紧密,情感也越发明朗。小岛上的生命紧紧相依,走出生命中的困境。而所有对书籍和生命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的确,书店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相比于前面几本书,《追风筝的人》对于我来说更加厚重、复杂,在我心里掀起的浪潮也更加汹涌。我的文字太单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述我的感受。

我想来说说一个我很好奇的人物——阿塞夫。阿塞夫在文中是一个坏蛋,对哈桑和索拉博甚至阿富汗人民做尽了坏事。文中对阿塞夫是这样描写的:“蓝眼睛的阿塞夫头发金黄,身材比其他孩子都要高大……走在附近的街道上,宛如可汗在阿谀奉承的部署陪伴下,视察自己的领地……我学到了一个英文单词,在法尔西语找不到对应的字眼,可以用来形容像阿塞夫那样的人渣:反社会分子。”这样一个人,在后来与阿米尔的决斗中居然会放走阿米尔真实让我很惊讶,也让我对阿塞夫这个歌人物有了更多的好奇。

阿塞夫的偶像是希特勒,在他看来,希特勒是“伟大的领袖”,要是“希特勒完成他那未竟的事业,这个世界对变得比现在更好”,“普什图人的阿富汗,就是我的抱负……希特勒生不逢时,但我们还来得及”。这还只是阿塞夫年纪较小的时候所发出的言论。和其他欺负哈桑的人不同,阿塞夫并不是跟风似的把捉弄哈扎拉人当成有趣,虽然也有这个成分在,但是支撑阿塞夫的是从小便扎根在他心里的种族主义。这种思想随着阿塞夫的成长变得越发牢固,在战争的环境下,人性中的丑恶扭曲便被放大。最后阿塞夫最后加入塔利班,开始他一直渴望的“种族清洗”——“阿富汗就像一座到处扔着垃圾的美丽大厦,得有人把垃圾清走。”我好奇,阿塞夫到底是用这个作为自己罪恶的借口,还是他真的认为这是自己的使命和光荣。在即将和阿米尔开始决斗,了结旧账时,他对自己的卫兵说:“如果他走出去,你们放他走。”或许阿塞夫和他的偶像希特勒一样,虽然疯狂,却也有着自己的原则。

相较于阿塞夫的邪恶,书中有一个完全对立的人——哈桑。忠诚,善良,勤劳,哈桑永远生活在阳光下,生活的苦难仿佛永远不能侵染他一分一毫。因为一个谎言,哈桑成为了哈扎拉人,成为了仆人,成为了人们嘲笑、捉弄甚至迫害、屠杀的对象。总是为哈桑感到不值,总是好奇,如果哈桑知道自己的身世,他会作何感想呢。

十七岁末的【真情与哲理】

电影计划我还没有完成,就先不写感想了。

最近还看了一本专业书籍《登天的感觉》。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记录的案例和故事。书中既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虽然是心理专业的学生,却对心理咨询仍存在诸多误解。心理咨询真的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为的就是让人们拥有“登天的感觉”。

说说我这段时间阅读的感受吧。小学的时候,我还比较喜欢读书。上了中学,阅读就变得很少了。现在,当我重新把阅读作为一个爱好,一种人生追求,才真正发自内心体会到阅读带给人的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仿佛从每一根头发到每一个脚趾间都是舒畅的,充实的。希望在未来的生命里,阅读能够一直陪着我。

已经在开始定下一节书影计划的主题了,发现自己好多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看,所以一直定不下来。相信会有那样一个瞬间,让我找到一个可以直指我内心的话题,开始我新一轮的旅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