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场直播
吴晓波频道十周年的直播,从5月8日晚8点开始,连续四场,我都完整地看完,一般是两个半小时,感受很深,后悔怎么没有提前知道,可能回去现场呢。
第一场的嘉宾是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宋坤和从南极跑到北极全球第一人白斌。聊了聊他们在各自的极限运动中收获的最重要品质。
在帆船运动中会获得哪些品质?如果要选出最重要的三个,是哪三个?宋坤回答说是:团队精神、抗压能力和注重清洁。
他们300多天的航海只能带25公斤行李,所以一年下来自律性会很强。
白斌说,抗压肯定是必须的,因为时刻要和自己对话,要处理情绪,要把自己的体能调动起来。他说跑步从来不戴耳机,因为要一直倾听内心,要专注到每个关节,要感受身体的状况,不让它出问题。
吴老师说其实两位讲的也是普通人或者做商业的人都需要的品质,一要有团队精神,二要有抗压性,三要有自我约束和纪律性,四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五要注重财务安全。白斌说的那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然后通过日复一日的挑战逐渐去突破它,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场,嘉宾是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漆远,另一个是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
中国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漆远老师说以后看一个人年轻不年轻,不是看他的外表,而是看他的学习能力 learn to learn
以后人的三个能力:
漆远:学习能力,价值观,乐观;
徐立:安静的能力,反共识的能力,同理心能力。
第三场是理想主义专题,嘉宾是深圳恒晖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陈行甲和北京车库咖啡创业者平台的创始人苏棣就“理想主义”的话题做了对谈。
吴晓波:一个人会不会做出理想主义的举动,仅仅在于那个目标物。当你愿为了那个目标物舍弃生命,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时候,那就是理想主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一位都在某一个时刻是理想主义者。那个善隐藏得非常深,但它一直在。
陈行甲:辞去县委书记的原因,是我希望能够探索创新的公益慈善,来做试错性质的社会实验。
按照社会治理体系的理论,我们这个社会结构分成三部份。第一是政府,第二是企业。第三是以慈善为代表的NGO。企业创造财富,创造税收,提供就业。政府收税提供公共服务,但政府职责力量是有边界的。我们慈善组织在公共治理的社会治理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力量。
苏的:在办车库咖啡馆前,我在公司做得很不错。但是我最终选择辞职,想要去做一件有人生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是什么呢?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缺少一个对接交流的聚集地,就想着要不要去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抱着这样的初心和想法,做了车库咖啡。后来很多创业者在车库咖啡聚集起来,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合作。
在第三场结束后,我就立刻加入了恒辉公益月月捐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