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君子

2022-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建军

——一周学习小结

本周学习了《乡党篇》第十至十二章,在我眼前呈现出的是一位古代东方的君子的高大形象。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那样的潇洒飘逸,做任何事情都那么自然而然,一切都显得“刚刚好”,真是个至中至和之人。

第十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一章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以人为本”人文思想。马厩失火,孔子首先关心的不是价值更高的马,而是地位低贱的养马之人,“恻隐之心”体现了孔子那“仁者爱人”“仁者人也”的仁爱思想。在《乡党篇》,满目都是彬彬有礼的夫子形象。一个人外在的得体与有礼,源于他内心的仁爱之情。仁是守礼的自觉,仁爱之心是礼的发端与源泉。此章既与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思想遥相呼应,更是他的切身实践。

第十,“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记载的都是夫子与国君的相关礼节。“君赐食、赐腥、赐生记录的是夫子处理与国君有关的食物的礼节。“先饭”的主语是孔子,表现了夫子对君主的敬意。孔子对待君主的礼节是以君主所赐食物的不同而不同,其依据在于当时的礼制。“疾,君视之”,是在国君探望病情时所用的礼节。方骥龄《论语新诠》说:“朝服上拖大带,因卧病不克着衣束带,用此以示朝服,尽礼也。”“尽礼”一词传神地表达了孔子于小节之处见大礼的品格。“君命召”记录的是国君召见的情形。《荀子》曰:“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云:“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焉,礼也。以此来看夫子于礼最活。寻常大夫不可以徒行,及至君召,则疾趋徒行乃更为礼,而至于颠倒衣裳不为过。仪文随敬而移,由心而变,岂有常乎?”以此阐释孔子心目中的“礼”字更为贴切。一般而言,礼要求人要整齐衣装,从容坐卧,但是在公共事务面前,传统文化常用“匍匐而行”“颠倒以见”来形容,并非不重视礼义,而是强调公高于私的理念。

第十二章“入太庙,每事问”,这一章虽与《八佾篇》的“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重出,但二者所强调的侧重点则不同。前面是体现孔子应答时人的问对,而这里则从一般仪节的角度,来说孔子慎重、谦虚地对待礼仪。随着时代的推移,很多相关的礼节背后所蕴含的“礼义”已不为人所知,祭祀也只是成为一种形式。尽管孔子本人也强调礼仪,但他最关心的还是礼的本质。因此,与前面《八佾篇》所记不但在繁简上不同,并且编纂者的出发点也不同。这也体现了与当时士人只注重礼的形式不同,孔子看重的是礼的本质。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源于内心的价值认知,这种价值认知亦有源泉,生活方式又是必要的输入。古时的太庙犹如今天的博物馆,每逢祭祀开放,任人观礼。作为仪式,它能够追怀先德、洗涤心灵,能够正人心,施教化,达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目的。实际上,孔子的言行是在一种很深的礼乐文明的浸泽与润染之中。读此章,细细品思 “入太庙,每事问”,越是那些具有充分胜任能力,懂礼的、有作为的、有学识的人却仍然在说“我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做……”,越更令人深受震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