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看的是小说其实是人生
1.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活着又为什么会死去?为什么见证别人生死的时候会有着莫名的动容?为什么追悼的时候总是回忆着一个个的片段与瞬间?生命不是永恒的,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个人的时间似乎渺小到不如沧海一粟,而唯有一个个瞬间被记录定格成为了永恒。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小说,它记录了一个人的细节、瞬间,合书的瞬间他可能结束了,结束了生命,或是结束了他的使命,但是再次打开,他又活了起来,无穷尽。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曾经是,我们说他是,突然就变成他曾经是,我认为这个曾经是真恐怖”托马斯·伯恩哈德《失败者》中的一表述。向死而生,意识到死亡是一个封闭的集合,他完全属于过去,我们不能再给他添补什么,我们会思考的更多。其中这部分对于宗教传统与宗教信仰的描述我不是很理解。
2.严肃的观察。如果说第一部分会让我对死亡,对小说中的人物生命历程故事发展有所思考,那第二部分就会让我对作者(特别是一个优秀的捕捉者)的文字产生浓烈的兴趣。詹姆斯·伍德分析了很多细节的描写,这些细节就是生活,是我们更深的感知体验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早上我从背影认出了一个老师,是的!这很不稀奇,但是,我为什么这么就认出了呢?他那小鸭子的步伐,有点外八,步频很快,上面一条略到达鞋面的阔腿牛仔裤,随着走路还有时不时的裤脚摆动,上面一个淡蓝色T,这就是他的特色,作为一个随意的观察者我只能看到这些,但是严肃的观察者看到的可能不经有这些描述的也会更优美真实有质感。就像看过一个知乎上的关于《小时代》和《红楼梦》描写上的差距?答案大意是:如果郭敬明版可能是:“黛玉抬起头,只见那宝玉身上穿着一件金陵最大绸缎庄一匹五百两银子做成的衣服,真当是奢侈至极。”严肃的观察者所看到的细节皆来自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细微至生活。
3.物尽其用。无论是作者塑造人物,评论家评论小说,还是我们读者阅读,艺术家演绎,这些都是对生活对细节对内心深处情感的阐释,审美的等级制是流动无常的,带有个人色彩且怪异,可能随时修正也可能不合乎逻辑,然而批评家最希望做的就是吸引读者的目光到艺术作品的特征性上,在读者观众心里引发对作品的相识观点,作者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我们对他塑造的人物的感觉和他自己感觉一样,这种代入感及视野的一致性,才是写作之极至吧。
4.世俗的无家可归。这部分应该是升华了吧,看到塞缪尔·贝克特展览的那一段,我有点控制不住的哭了,这好像不仅仅说到艺术说的小说,更说出了人性。我们总在主动选择无家可归和被动的去无家可归中,向城市迁移,向贫穷落后逃离,然而最后的最后,你是否还像落叶归根?在那“超验的无家可归”的形式中,你是否感到无助迷茫但仍不知为什么坚持着?看到这里,想到了张爱玲晚年在美国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真的很像!作者后来又回到了谈写作,谈那些世界文学观的作者们是不是被市场经济冲刺着忘记了家在哪里?现在追逐西方文化并不断西方文化渗透的我们新一代人,看到这个,看着每年的书单,对国学的理解和学习又有多少呢?想着京剧昆曲、儒道佛、礼乐义、唐诗宋词不断被搁置的今天?我们的“家”还有吗?我们是不是也无“家”可归了?最后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会选哪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