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先辈以精神创造了奇迹。而在物质丰盈的时候,我们都缺失了精神。"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本该是一个精神与物质水乳交融、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黄金时代。是什么使大家集体失忆,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来时的路。在浩浩荡荡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却要大声疾呼“回归本真"?
有人说“我们走的太快,丢掉了灵魂”,貌视有理。细思:那我们大家不是一直在做“行尸走肉”!?
于是各行各业大兴“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其实质是正能量精神的塑造或重塑。
于是各行各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的极致不是为人民服务吗?
教育也概未能外。在本该最有文化的地方不得不搞文化建设,对本该输出道德的群体不得不加强道德建设。滑稽吗?不,一点都不滑稽,这就是冷酷的现实!
这是当下教育的耻辱,更是社会的悲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韩退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说教育是教书育人,是立德树人的行当。是教化众生,输出道德的源头。“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是天下读书人的精神图腾。
教育依然神圣,学校却非净土。规则何其多,戾气何其重。“体罚"、“辱师”、“伤害”、“凌霸”等等不一而足,每年都有新名词,校园成了江湖。原因固然有“社会压力的传导”、“心灵扭曲的折射”、“焦虑成病的反映”,但这些源自社会的病因的原因又在哪里?信仰的缺乏,道德的沦丧!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尽手段的“心理输导”“心理咨询”是治标不治本的“器”,“德"乃形而上的“道”,是根本。
学校急需道德的精神力量去充盈。社会更需。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邻有德,又有邻,邻邻有邻,大道无形,弥漫开来,充盈天地。

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