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消费能带来好运
主动消费能带来好运,这句话是在我长期关注的一个育儿博主那里看来的,感觉它一下子就撞到了我的心坎儿里。
对于一个抠门儿的人,这无疑是消费的最好的理由。
如果要数优点的话,节约算是我最大的优点了。我上高中那时候,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个月生活费120元左右,花得多的还得往上涨涨,而我一个月只需要100,规划得好的话还能结余一二十块钱。当我们家亲戚得知我一个月100块钱都花不到的时候,非常吃惊,然后我就出名了,上学路上被熟人碰上都要调侃两句:“这个娃节约得很,一个月100都用不到。”然后,周围的人就跟着起哄。这种场面我是受得够够的了,所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以节约为耻”的想法。
后来,我慢慢发现,节约,还真不是什么坏事儿。能让生活跟物品极简,不需要的东西坚决不买,能简化的东西尽量简化。最直观的好处当然是存钱啦,除开小部分的基本开销,大部分收入都存起来了,日积月累,虽然无法开流,能做到节源,也还是不错的。
有句笑话,以前人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得改成,吃得苦的人,可能就是一直吃苦!嘿嘿,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儿,但这两句话都是从另一个极端来说的,具有片面性,但对于两端的人还是适用的,需要向中间走走!
而对于花钱这个事儿,我跟老公应该都属于偏“节约”型,偏“保守”型,也该往中间走走。
比如,去奥特莱斯给娃买鞋,在准备付钱的一瞬间,网上旗舰店瞅瞅,嘿,便宜不少呢,购物兴致大减,还是网上买吧。扫兴是扫兴,但这格局是全然打不开啊,一样的东西,让我多付一百多块钱,这亏吃不下!
老公说,那么换一个角度呢,就当这一百多块钱,买了孩子的开心,满足自己了购买的欲望呢,跟出去旅游有啥区别,不也是花钱买开心嘛!
是啊,道理是一样的,为什么旅游都舍得花钱,逛商场就扣扣搜搜的了。我也终于明白,为啥近些年逛商场都逛不出乐趣了,再对比邱老板,逛街风生水起的,区别就是,一个不舍得花,一个舍得花。
时隔多年,我觉得节约带来的第一个坏处,不是被别人说抠,而是会失去很多乐趣,比如逛街的乐趣、洒脱消费的乐趣等。
虽然我不提倡享乐主义,还是那句话,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两边极端的人得多向中间走走,并不是越节约越好,也不是越奢侈越好。
新的一年,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思路了,主动消费能带来好运,是消费的动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暗示,至于能不能带来好运,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心情好了,运气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