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提升必须先跨越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2023-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作家小渡渡

《了不起的我》中,陈海贤老师说,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新经验转化成新的习惯。但这种转变是很艰难的,这是因为旧的经验太过牢固。

导致旧经验根深蒂固的心理机制是一一心理舒适区。

什么是心理舒适区呢? 心里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的走出了心里舒适区。

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他被关押了50年,几乎在监狱里耗尽了一生的光阴。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他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精神崩溃。这是因为他已经熟悉了监狱,且离不开监狱。于是出狱以后,他选择了自杀。

对于老布来说,监狱是他的心理舒适区,他走不出来,所以无法适应出狱后的生活,他和这个社会脱节的本质原因并不是时代发展带来的,而是自己内心对固有方式转变的排斥导致的。

心理舒适区之所以总能控制我们,是因为它是安全感来源。人在潜意识中认为未知的东西是有风险性的,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我们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这是导致我们一直处在心理舒适区不愿踏出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我们很难改变自己行为的一个心理机制。

  改变之所以难,是因为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感其实源自于内心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很有可能是不真实存在的,是我们为了逃避风险而制造的一种假象或者借口。

只有突破了这种恐惧,才有可能达到改变的目的。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很多我们想改变的习惯,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产生的,如果用内疚和自责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焦虑和压力,只会让自己更放纵。所以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己—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烦恼和低落时,坐下来抱抱自己,用一种包容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让自己一直处于抱怨的状态里,表现不错或者有所进步时,可以适当给自己一些物质奖励,让这种方式成为一种正面的鼓励。

因此,要实现提升必须先跨越心理舒适区,才能取得提升的心理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