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斯德哥尔摩同谋

从前,我听歌多的是“这节奏真嗨”喜爱不及深层不及内涵。

长大了一点后,听歌多是“鼓点不错,节奏控制得妙”感觉上貌似多懂了一些。在不是如初入林鸟,觉得每种歌都觉得各有千秋,而是有了自己的喜爱方向。

到现在,听着歌,其实是就着音乐听背后的故事。

小学的歌,初中的歌,高中的歌。一首首的,不再是单纯的歌曲,而且那一段段或许被暂且忘记或许不愿记起的回忆。听着,难免矫情的眼泛泪水或不自觉的扬起一丝笑意。

或悲或喜,再也不是音乐决定,而是躲在背后的那段回忆。有好的结果能破涕为笑,最终遗憾的甚至能落泪。每次听都是对我自己内心的审视。

“好好听听以前的自己啊,自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想想自己一路走到现在,忘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想要什么,要丢弃什么,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什么什么

就像路过一座座时间的墓碑,哪座需要磨灭铭文,哪座需要重新刻一遍,哪一座就放着时不时的看一看就好。

不能沉溺过去,走出时间的墓园还是要前往生人的世界。我能看的世界也许很小,能听的歌也许很少。但是,我的一生还很长,能给一首歌赋予的记忆还很多,不怕不慌。

有你,不怕

没你,不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