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冬月初二:城墙的记忆
最初的几年,应该是1970年前后,无论是西北隅,还是马号街,都还是有着几段旧城墙的。
西北隅街南口临东西向大街被叫做府前路,继续向西是一条大下坡,应该是去向西门的方向。这很奇怪,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县城里,怎么会有如此坡度的环境?
关键是,这坡,只是府前路的坡,也就是说,府前路走到这里,一路下坡往西门楼子去了,而府前路南北两侧,却并没有坡下去。依然是民居,继续与东方看齐,保持水平,因此,府前路下坡一段,就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街景,尤其是北侧人家,到最西端近新兴路处,已经是高高在上的样子,进出门,就是个上下坡,如果保留到现在,应该是颇有些情趣的景致。我记得是,从府前街下沿梯级攀爬上去,家家都是些小门洞,却纵深,里面或大或小,大的院落算是个四合院,小的是天井,其实也得算是个四合院,因为它们大多除了堂屋,也都有东、西厢,有的,还是楼房。
这些南临府前路的院落后面,就是我前面文字说过的西北隅南北街上横生出的第一条东西胡同,滕县话叫“gudong”,这条胡同走到头,丁字路口,就见得着旧城墙的影子了!
这条丁字路的上头一横是南北方向,很窄,只容一个单身人的行走空间,路东,依然是人家。路西,是不高的土质城墙,墙上也是长着荒草,还有野树。这段城墙,虽然里面看不高,但是外面的新兴路,却是很深的样子像一条河流,大概是过去护城河的姿势。
小路北去,去几道弯的西北隅又联通起来,开始慢下坡,道也宽了,却成了狭谷;在路东,突然兀立着一段残余的土城墙。这里是旧城真正的西北角了!彼时,已经建成一座剧院,我们在里面看过样板戏。
后来我在县一中上学,上学的早晨,也见过王传玲扶着城墙练古装戏的台步,也吊嗓子,婉转悠扬的声音,差不多勾走了少年者的魂魄!再后来我几次与王传玲说起这事,她对我这粉,很淡定,总是一笑,了之。
如今,城墙已经没了,我们还在。非常幸运还能偶尔见一见,看得出彼此的沧桑,那是岁月所为,我们还是顺从着,所以,都还好!
如今坦途,却真的有些留恋那城墙下的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