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今日看点我是来搞笑的

岁月留声

2017-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子里的蒹葭

我认为,声音和气味之于记忆而言,都是抽象的,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它们,不能让别人明白我们对于某种声音或气味的确切感觉,所以此刻我也同样无法清晰表达;然而它们却是以一种植入式的深刻存在且潜藏于细胞里,再次遇见了,能够瞬间激发所有关乎它们的一切回忆。

初中的时候没有想过有一天,电脑和数码会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震撼之势席卷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喜好和状态。好长一段时间,人们的休闲活动及信息接触以报刊、电视和电台为主。我的初中,则与广州电台密不可分。

01关乎苦乐

妈妈一直坚持说读书的时候不能分心,所以连电视机都没有买,家里最贵重的电器应该算是那台用来听英语磁带的录音机(如果录音机算电器的话);同样也是那台录音机,成为了我们当时快乐的重要来源,成为了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我和老三过了好久才发现原来录音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收听电台。那时候我们不懂得什么是FM和AM,只是因为不小心触碰了一个开关,听到“兹兹”的电波信号传讯声,才得以开启这片新天地的大门,得以进入一个闪亮的世界。当时的新奇和激动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我们收听到的第一个节目叫《皆大欢喜》,晚上7点档,DJ是当娜和嘴记。节目里不断插播一阵阵笑声,节目外我们也笑了。我才体会到,有一种生活态度叫幽默,有一种幽默可以这样传播。

初中是我生活特别苦的一段日子,比苦难刚来的时候还要苦。因为苦难刚来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苦难,懵懂着,被迫坚持着。而到了初中这个年龄,心理在朦胧中逐渐向成熟发育着,对于生活有了一些感悟,懂得了很多——比如自尊可以让人高傲,也可以让人卑微;比如对比可以让人高兴,也可以让人失望;比如不幸可以让人坚强,也可以让人堕落;比如幸福可以让人善良,也可以让人骄纵。

我常常安慰自己,不要去计较别人有什么玩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吃什么喝什么,我有的,他们没有,就像这苦难,以及苦难提前带来的稳练。

这样的稳练也让我过早地失去了同龄人应有的快乐,多年以后,我才意识过来,曾经这样过分地压抑和强迫自己,向一些过于崇高的目标攀爬着,顾不得道路崎岖,命途多舛,用一张少年的沧桑容颜。我和老三都不曾埋怨,为什么我们的生命里没有完整的家庭,不能拥有妈妈24小时的照顾,不能抱着玩具跟玩伴分享。有那么几年,我的生活里大部分是她,她的生活里大部分是我,仅此而已,如果我们都不说话,空气里便不会有其他的声音。

一次契机之后,每天听《皆大欢喜》是我们的固定安排,是饭后必做的事情。在每天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发现,我们能笑得很开怀很疯癫,而且喜欢着彼此这样的笑脸,也学会了如何幽默,如何调侃生活,学会了如何在苦与乐中平衡自己的心境,如何放松心情。

这个节目的听众群是中学生,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引导的作用。记得有个听众写信跟当娜诉苦,他爸妈离婚了,他觉得自己从掌上明珠变得什么都不是。当娜幽默地讲了一个故事之后,特别正经地引用一句名言来做总结——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很遗憾那故事我记不得了,但是那用幽默讲述苦难的声音和最后的总结令我难忘,时至今日。

节目留下印象深刻的还有问答环节的奖品,是一款当时很新颖的手机:爱立信T20。

02  关乎友情

《穿梭孖宝》是我们接触的第二个电台节目,DJ主持是陈迪生和周庆文,在一次暑假,也是无意中收获的。同样是以幽默为主,结合着升斗小民的生活,环节多变,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吸引着我们准点打开收音机。这个节目播出时间是上午11点,我们在上课时间根本听不了,所以开学后显得格外失落,心里像空了一块。

第一次听鬼故事就是从这由来,每个星期有一期,最记得那段背景为诡异音乐声的片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究竟除了我们这个人类世界之外,还存在什么呢?”我和老三每次都又害怕又作孽,非得吓得抱在一起尖叫了才罢休。深深记得以下几段:空调机滴血事件,屋里挖宝藏挖出骨灰罐,荒野问路。

开学后老师循例问候我们假期如何有什么收获,我眉飞色舞介绍了这档节目,并引了一些记得的笑话,惹来笑声一阵。下课后,陈斯华来到我的座位前面。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爱读书,很小已经近视,性格大癫大咧,贫嘴,好欺负人,四面楚歌无处不敌人,小学已经臭名昭著。我跟她少有交往,但听说她也说过我的坏话。

她来到我前面,蹲下来特别兴奋:“我也喜欢听《穿梭孖宝》,每天都听,上课也听。”我本以为我哪里得罪她了她来兴师问罪的,没想到能看到她孩子般的真诚,大大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刁钻淘气。“上课也听?”这是我的回应。“是的,我有一个小的录音机,把头发拨过来遮住耳塞就行了,你不是常常听到我上课在笑吗,这就是秘密!我们今天一起听吧。”“一起听?”对于这邀请还真的是喜出望外。

然后她跟我同桌换位,坐到我旁边。我提心吊胆,一会瞥瞥老师,一会情不自禁和她对笑,有时候笑得有点大声了,她会很用力掐我大腿,把我的笑声切换成咳嗽。下了课我们一起把听到的七嘴八舌跟同学们重复,周围的听众往往会越聚越多。从刚开始我们吆喝“想知道《穿梭孖宝》讲了什么的快过来咯”,到后来发展为一下课就有人聚拢过来“快讲今天的鬼故事连接到哪里了”,我和她都特来劲。我发觉有时候不做规规矩矩的好学生也不错。

随着接触的展开,我对陈斯华改观了,其实判断一个人不能光凭借她外在表现和旁人评论。她是一个思想成熟心思细腻的人,所以不被周围的幼稚相容,性格风风火火,内心却相当敏感和脆弱,喜欢锄强扶弱打抱不平,但往往都是帮的倒忙。

没持续多久,老师把陈斯华调开了,在课室最后不靠墙的一排单独开一桌,理由是影响同学们上课。我确实感伤了一会,除了因为不能再偷偷听喜欢的节目,还因为不能跟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分享所喜欢的,还因为连老师也不懂她,这么臆断地把她归为害虫一类,或许就此杀戮了一颗火热的心灵,堵截了沟通的机会。

03  关乎爱情

《穿梭孖宝》结束后,接下来的1点到3点是阮星航和胡向真主持的《飞星传真》,延续着广州电台一贯的妙语连珠和贴近民生的风格。不过这档节目我最爱的环节是《八珍奇星对台戏》,由DJ们用声音倾情将文字和电影演绎成短剧,配以完美的音乐,每一个画面都能透射成为可视的可感的,令人发自内心的欣慰,又有催人泪下的绞痛。

我对于爱情最初的感悟,是透过声音的。

还印象如新的有这四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面包树上的女人》、《瘦身男女》、《蓝血人》。尤其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每天都追着剧情,追着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命运,迟迟不肯出门上学,上学了在路上还痴痴回想,如此着迷。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根本不明白什么叫网络,为什么网络被定义为虚幻和不靠谱。但是阮星航饰演的痞子蔡戏谑轻舞飞扬的那段话,以及轻舞飞扬生命将近时挚诚比照的回复,不止一次让我落泪: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如果我还有一天寿命,那天我要做你女友。

我还有一天的命吗?没有。

所以,很可惜。我今生仍然不是你女友。

如果我有翅膀,我要从天堂飞下来看你。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很遗憾。我从此无法再看到你。

如果把整个浴缸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浴缸的水全部倒得出吗?可以。

所以,是的。我爱你。”

初中是还不懂爱情的年龄,只懂得感动。经历了便知道,感动是很多爱情开始的前奏,只是有的前奏长,有的前奏短,有的前奏铿锵,有的前奏深沉,有的被发现,有的不被发现,所有有了喜剧,有了悲剧,有了圆满,有了缺憾,有了微笑,有了啜泣。在所有的爱情里,结局不管是否如意,一起的时候都是爱着彼此的,所以即使分离,也不应有恨吧。

04 关乎理想

我们小时候都有理想,也被语文老师逼着写过很多“我的理想”之类的让人头疼的作文。小孩子的世界那么简单,理想不是爸爸妈妈的职业就是所学的词汇,不外乎科学家、警察、老师、医生、作家、运动员之类的。

在电波的传播中,幽默和煽情交替充斥着我,我感觉到生活可以这般阳光和有意义。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个播音员,用声音来传递快乐和精神,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来温暖不管是什么心情的陌生人,不管严寒酷暑,不管春去秋来,只要有这声音的存在,就能像我曾经遇到的力量一样抚慰人心。

高中的时候,学校广播室招聘播音员,可是,我已经放弃了播音员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务实地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学府。但是心底却一直痒痒的,起码我要经历一次吧,如果有这机会,是不是比要当科学家那些难以达成的更无憾呢。所以在挣扎和矛盾中参加了竞选,却幸运地成为了广播室的一员。

每次做广播前,都仔细写稿,重复训练,勤快跑唱片店,煞有介事地经营着已经被放弃掉的理想,我只求有那么一段认真的经历,感动过哪怕一个人,也足矣。

我终于体会到要投入地做好一次广播需要耗费多少心血,那传播出来的声音才是有生命力的。我们无数次地想过,假若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同时,也让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我们一下,装饰一秒别人的梦境就不错了,现在想起,还真是幼稚得可以。

一天,我们来不及做准备,就即兴和搭档尽量娓娓念完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却意外地收到了几封表示喜欢并且建议为这诗配乐的来信(那真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我欣喜若狂,以为终于摸索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方法。但是更意外的是,老师开会把节目全部改为新闻播报,为政治的时事考试建立环境。在几次干巴巴的朗诵中,我忍不住离开了,这没有情感诉求的读报不是我想要的。我追求体验理想的渴望也随之戛然而止。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喜欢听收音机呢,除了司机大哥?我自己打从初中毕业后就很少再听了,因为所谓的忙,忙于学习,忙于工作,没有从前的闲情逸致。当年带给我欢笑和感悟的那些DJ们,有的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步上事业新台阶;有的已经转行了;有的还在延续着那条走了十几年的语音之路,改革着创新着,在各种新颖的娱乐新生事物夹击中坚韧不拔地生存着坚持着。

而我的初中同学们,有的结婚了,有的腾达了,有的出国了,有的出事了,在变幻的风云里,有人实现了年少的理想吗?有人还记得年少的理想吗?有人还在为年少的理想奋斗吗?有人还能忆起那些年我们听过的声音吗?

无论如何,对于电波的声音有过执着的深爱,在那些阴晴闪替的岁月里,记录过自己的足迹。十几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变得色彩斑斓,我却没有再那么专注地追逐过某个声音了。

听说以前的几档节目,后来还在继续播放着,为了找寻那些流逝了的美好回忆,我曾在网上点开了几期,竟没有了熟悉和激动的感觉,也许,是听者的环境和心境不一样了。剩下的,只是纯纯的怀旧和怀念,让这纯纯的怀念来刻录曾经纯纯的自己,祭奠那个纯纯的,未竟的理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