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妈妈

2023-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铃悦_知识分享者

我眼中的妈妈,善良、单纯,但又倔强、专制。小时候的我,处于一切包办,又被严厉控制之下。

小时候的我,内向,自卑,懦弱,胆小,我把这一切问题根源都归结于我的妈妈。

从小,妈妈对我很严厉,从来不给我买零食,从来都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较,从来都是用她的标准来要求我。

——每天6点必须准时起床,不论晚上几点睡;从早到晚必须坐在书桌前,不管累不累,是不是在学习(只要我坐在那里,我妈就默认我在学习了);做什么饭就吃什么饭,不论我爱不爱吃…

妈妈不善于交流,通常都是直接发出指令,不论我的状态如何——今天在家拖地,把面发好,把饭热热…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发号施令的影响,现在的我都不会做家务,也不知道当时那么小,面都是怎么发好的…

从小到大,妈妈都从来不表扬我,只会批评我,用她的话说,做的对是应该的,做错了就必须要提出来,要不怎么能改正呢?

我受够了妈妈的批评和指责,经常在心中默默地无声抵抗,曾经一度,我的心里对她充满了怨恨。

后来想想,妈妈也很不容易,她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受她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后来听说的。

从小,我的姥爷在外工作,工作赚的钱便在外面吃喝,姥姥就拉着幼小的妈妈去找姥爷要钱;家里没有大劳力干活,没有粮食换公分,姥姥就省吃俭用,一粒米一粒米地攒。

从妈妈小的时候,姥姥就是个病秧子,天天躺在床上,妈妈5岁就背着小背篓上山拾草,姥姥还经常引以为傲,夸妈妈从小就知道干活,说小背篓比妈妈都高。

5岁呀,多小的年纪!放在现在,都是家里的宝,别说上山拾草了,哪个不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生活?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因为姥姥的不作为,妈妈代替了姥姥的角色,撑起了这个家,还记得舅舅舅妈刚结婚的那几年,每次吵架都来找妈妈调解,她这个姐姐就像是一个妈妈一样,为他们调解,为他们主持公道。

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妈妈非常独立,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和世界观。她认为,作为一个女人,在家里一定要自己说了算,丈夫和孩子都必须听自己的,她必须享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些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一直在她的潜意识里,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

钱来的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省吃俭用,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以至于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里,她依然省吃俭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明明有足够的退休金养老,却偏要到地里开荒种地,每天累的满身疲惫…

爸爸和妈妈相亲的时候,是爷爷带着爸爸去的,爷爷说,这闺女朴实、实在,一看就是个能干活的人,不错,一眼就相中了,回家后跟奶奶说,长得像某个电影明星。亲事定下来后,奶奶才看到妈妈,奶奶嫌弃妈妈长得丑,说并不是爷爷描述的那样子。

从妈妈进门的那天起,她就不受奶奶的待见,也不受奶奶家人的尊重,奶奶是个很强势的人,妈妈在这个家里很受委屈,后来她就不去奶奶家,我只得以各种理由给她圆场。

而妈妈,就把这一切的委屈撒在爸爸身上,觉得爸爸一辈子无能,干活慢,没有能力,干啥啥不行…说着说着,她总要掉眼泪,觉得这辈子过的窝囊。

而实际上,是妈妈的负面情绪太重,加上文化少,不懂得思维变通,看什么事情都是负面的,其实她的很多想法和感受与事实并不相符。但老人的想法,很难改变。

现在的我,试着慢慢去理解和感谢妈妈。

图片源于网络

理解妈妈的不容易,理解妈妈所有的负面情绪,理解妈妈的每一个想法和决定。

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感谢妈妈给了我正直和善良的品德,感谢妈妈给予我无尽的帮助和支持。

妈妈很爱我,只是她不善于表达,也不会表达,但行动上可以看得出来。每当我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会第一时间到达,无论是送吃的,还是陪伴。

记得生儿子时正赶上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放开,全民恐慌,当时妈妈非必要、不出门,天天躲在家里,生怕被感染上。

当时我特别担心,生孩子是在医院,而医院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我担心妈妈因为怕传染不会来,甚至还打听请保姆之类的事情。但是我多虑了,妈妈接到我即将生产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儿子出生后,妈妈要帮我看孩子,但又不舍得扔了辛辛苦苦种下的地,于是就早上5点多起床去地里,7点回来看孩子,下午再去地里…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她努力、执着、纯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太会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

现在,我开始感恩我的妈妈,因为她教育理念的缺乏,带给我一些童年的创伤,促使我学习了心理学,不断认识自己,疗愈自己,并且让我有能力把我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家庭,帮助更多的家庭。

因为我小时候的那些经历,让我也立下愿望,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孩子远离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害,让更多的家庭少走弯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