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之路

教育孩子要以德为本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暖暖的小进

“青天白日的节气,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这句我们古代的格言告诉我们有节气、有高尚品质的人都是从他独处的时候,从别人没有看到的地方才能培养出来。一个人当面对人或事物时能时时恭敬、谨慎地对待,他日后必能办好大事。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却处处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比如天天催孩子快点写作业、快点睡觉、快点把成绩搞上来等等。有时孩子在很专注地看书,却要催她写作业,有时孩子一笔一划专注地写字,却又催着快点把作业写完….我们的浮躁教会了孩子们浮躁。

其实孩子们也并不知道哪件衣服、哪条裤子是什么牌子,他们只要有得穿、穿得舒服就好,硬是我们活生生教会他们追求品牌、追求美观、追求享受。上周末我们一家人准备出去晒太阳,儿子穿上了他的阿迪鞋,姐姐久未出门都不知道穿哪双鞋了,这时爸爸说“下次带你去买双阿迪达斯。” 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曾经先生无数次地跟我说就得多给女儿买漂亮衣服、漂亮鞋子,小时候不知道打扮,长大了想打扮都打扮不起来了。正是在爸爸这种观念中长大,女儿现在不管有多少鞋都没鞋穿,不管有多少衣服也都没衣服穿。每次出门至少要磨蹭几十分钟,衣服换了又换,头发梳了又梳,宝贵的时候全部流失在镜子面前了。我们每个人等她等得心如急焚,而唯有她不动生色,不紧不慢。什么是追悔莫及,在那一刻我的体会太深切。

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但对孩子们却可以一掷千金,不论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提供最好的。然而对孩子物质的付出不仅没有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反而让她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计划旅游要去哪里玩,得她说了算;出去吃饭,点什么菜得她说了算,一有不如意马上横眉冷对。

我们从上至下不知什么时候被西方的功利主义袭卷了,竞争、拼业绩、比成绩、买名车、置豪宅,打着上进的口号,追逐的却是虚华的人生。

孩子喜欢读书不假,可是犯错时常常不知悔改,你还没开始批评,她便强词夺理、口若悬河。我常常迫于无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但事实上我无比清楚“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一切都是我的错!孩子如同一张张白纸,只是因为我没有写好,没有画好,把她画歪了,画污了。该怎么办?唯有圣贤教诲才是指导我们走出家庭教育困境的唯一出路。

经过一个多月《弟子规》的学习,我发生变化的同时女儿也在一点点的进步。昨天下午当女儿又不守信用百般耍赖不愿出去晒太阳时,我很生气地说了她几句。当我在外面带弟弟晒太阳的时候,没想到接到了她的电话,她说她一会就来。虽然还是在家里磨蹭了很久,但总算是走了出去,并且还跟我道了歉,说实话,我挺震惊也挺欣慰。

一个孩子如果对父母连最基本的尊重、最基本的孝心都没有,能指望她日后有什么作为呢。西方的平等、西方的自由那都是站不住脚根的,孩子可以叫父母名字,那真是荒唐。平等只是人格上的平等,而经验上、学识上孩子怎能跟父母平等?一味照搬别人的文化那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的老祖宗才是智慧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只有当我们把孩子的德行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不是将人生当作不断追求物质的享乐。不然孩子内心空虚,没有目标,没有志向,稍遇挫折便一败涂地。

因为追求物质享受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快乐,买一件很贵的衣服也最多不过快乐几天。然而真心真意为人付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贡献,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让人成长得很快,遇到困难时也会愈挫愈勇。

人生中唯有做有价值的事情带给人的快乐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将会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教育孩子一定要以“德”为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