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哲思想法

2021-01-04 走向自我的一致与和谐

2021-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木炎_jsan

【2021-01-04日精进    第230天/1825】表现:9分

体验(事实,情绪,感受)

一直喜欢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是戚戚”,或许就是今天读的这一章“走向自我的一致与和谐”的外在表现吧。

读本章很自然就感受到自己支持人本主义的,而家里两个男子汉倾向于实证传统的行为主义。与儿子思想的碰撞,我总被儿子称为理想主义派,他属于现实主义派,我用思想推导行为,他用行为来总结思想,我也被孩子爸说成说话喜欢上纲上线。今天读了本章,才发现自己探索内在心理,孩子和孩子爸倾向于探索行为心理。

厌食症案例,带给我的思考:用理想行为代替不良行为,通过矫正来改变状态,其实就是好心办坏事。作一名支持自主的倾听者才是正确的,帮助孩子自然发展回到正轨。

本书提出了实证的人本主义。从中得到的启发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产生威力更大。

学习和发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发展的内在本质就是向内心深处的一致性和谐迈进。

“整合是发展的核心特征”。人们在主动与他们身边的世界交互的过程中,通过有机整合而发展。

人格整合的发展,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你能成为的人,这就是真实。(自主→整合→自然发展(自我意识发展)→人格完整→更加真实)

内在动机和内在整合的趋势是天生的。而出现不同的整合程度和行为表现差异,从本质上讲是不同的消极环境(极端不一致或混乱的社会环境;要求、强迫、刺激和哄骗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行事、思考或者感觉的控制性管性环境),不同程度的控制。

胜任、自主与联结。要获得内在激励,人们需要在感受到并认为自己是胜任和自主的同时,还要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即联结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才能保持内在动机,支持自我意识发展。

新行为

再次对曾陪伴儿子九段学习时采取的行为进行了回顾,当时的自己就是好心办坏事,想通过矫正方式来改变孩子当时的状态。在儿子反抗下,听了儿子内心真实感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状态都不行时,给他加新的要求,无疑是雪上加霜。阅读团给到自己的新认知:being>doing,更让自己明白做什么永远没有状态重要,聆听他人真实的感受和需要永远该放在你要给他什么之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