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比他律更有效

2023-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兴读书

下课铃声响了,我从容地从办公室走到了班级,本来是想的通知学生一件事,没想到一进班门,就被一群孩子包围了。

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告状”,说上节体育课,某某某因为什么,拿什么,打了某某某。

这时,这些被大家举报的人,纷纷被我叫出来,一顿训斥后,回去反思。

正当我焦头烂额地处理上一个“案件”时,另一起“案件”的受害者也开始在旁边和我诉说某某某的“罪状”。

本来心情很平静的我立刻被各种嘈杂声、告状声包围了。

你说我的头大不大?

我现在喜欢读历史,从这些历史的故纸堆里,我常常想,像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他们要带兵打仗,面对的可是十万火急的军情,关乎多少人的生死性命,他们是怎么做到从容不迫的?

在班级里,面对此起披伏的告状声,我都不能从容以对,更何况带兵打仗呢?

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这些历史人物,班里的小家伙们就是我的兵,我要怎样去指挥呢?

后来我发现,还真的能学到很多。

我最近学到的一点就是运用王阳明的“致良知”。

王阳明在平定两广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时,能够相信他们,相信少数民族也是人,也会有良知,可以靠自己内在的良知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老师其实是可以唤醒每一个学生的良知的。

你说那些做错事的孩子内心有没有良知,是有的,阳明先生说了每个人都有良知,“人之初,性本善”,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

我要把学生爱举报别人,转变为自己约束自己,自己举报自己。

我教育全班同学,不要告别人,真相存在于做错事学生自己的心中。

让他自己来找我,我会原谅他的,但前提是勇于认错。

这也让我想起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生互相告状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时,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自律”永远比“他律”更有效。

我的工作每天就是被一群孩子围着,我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当孩子王没有什么不好,小孩子的世界有时候往往比大人更丰富,更有趣。

小学生是可教育的,他们可塑性强,虽然家庭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学校老师的作用也很大,除了学习知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人格等方面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

让孩子靠自己去完善自己的品德规范,远比老师靠处罚等手段来的更直接、更长远、更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