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实验]关于纸癖的无用交谈
2020.7.25.关于纸癖的无用交谈
双盲实验专用图。在此致谢NR和LE,然而并不是因为他/她/它们死了。
顺便一提,你可以在LE后加一个D,能效等级并不影响剧情。
本篇也许是个书评。也许。
《纸癖的故事》作者:罗贝尔·蒙塔尔(1927— ),原名罗贝尔·弗里克斯,是比利时著名诗人、小说家、大学教授。他著有诗集《不安日子之歌》、《时间与死亡之诗》、《夏天的耐心》、《局部药》等,小说《酣睡》、《熄灯行驶》等。
《纸癖的故事》选自短篇小说集《段麦秆》(1974)。作品的情节虽然怪诞,心理分析却很细致。在作品中,噬纸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感官愉悦,一种不合世俗规则的游戏。怪癖者的对策无非是不讲真话、隐藏天性,而想说真话、展示天性则是要有勇气的,要冒风险的。
NR近期重温了这个属于二十世纪的故事。《纸癖的故事》。
以下是他/她/它的一些摘句。(莫名试卷化了。扶额。)
“然而,根据某条自然辩证法原则,在任何现象中,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即如民间智慧通常总结出的这句诊语:“雨过则天晴”),因此,从这种幸福中产生一种作为对立面的痛苦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学中体味到嚼纸乐趣的井非他一人,如果说他已经意识到这点的话,那么,由于他把这种爱好视为自然之举,所以他对其他人千方百计加以隐瞒的做法仍感到奇怪。”
“他感到了某种耻辱,它不是来自他本人,好像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别人的厌恶,而是来自别人的厌恶;他也感到了一种抗争的骄傲情绪,它促使他高声喊道:‘不错,我喜欢纸,就是喜欢!我是纸癖;又怎么样?’”
“他却懂得了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真话讲出来都是好的,从此,为了满足自己的天性,他巧妙地隐藏自己。”
“然而大家都在掩饰自己的缺点,就像学校中让–马克西姆的最警觉的同学一样。”
“和以前在学校里一样,气馁后随之而来的是反抗;有时他真想公开自己的恶习,公开揭露那极不公正的法律,以毒攻毒,以牙还牙;有时他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事重重,盼望着死去。”
“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有罪,搞不明白人们为何把一种无损于任何人的习惯当作一种罪恶来讨伐。”
“所长让他坐在面前,仔细地注视着他。这是一个小个子秃头男人,鼻子长得令人沮丧,二目无光。”
“‘关上你三四年,让你好好地反省一下;就好像孤独能克服人的弱点一样!’”
“‘你面前或许是一条光明大道。我所要你做的,就是隐瞒。’”
“‘你就像一个玩纸牌的人,平生从未作弊过。却天真地寻思为什么别人总在赢……你要学会弄虚作假。’”
“‘作假,就是生活。你死又有什么用呢?你不能成为一项可耻事业的卫道士。好啦,回家吧,坐在镜子前学一学作假。我敢保证,一个月后,你会成为最快乐的人。’”
“如果作假便是生活,那么生活很可能就是作假。”
摘句告罄。
NR:“L君?”
LE:“?”
NR:“有什么看法吗。这部分。”
LE放下书。当然,他/她/它和NR看的书不同。
《海浪》弗吉尼亚的作品。极美的长篇意识流。
LE:“所以。你想到什么了?”
NR:“LGBP+?”
LE:“不知道。也许。”
LE:“‘如果作假便是生活,那么生活很可能就是作假。’。”
NR:“乌托邦。”
LE:“也许。”
在短暂的沉默后,二人(也可能不是人。)同时道。
NR和LE:“你相信吗?”
LE拿起书,不再多说。
NR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