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这种防御机制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92人  清晓视野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经常处在焦虑之中,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才形成了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防御可以使人获得暂时的平衡,但如果过度依赖它,会使矛盾越来越尖锐,会出现心理问题。

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对照自检,我常用的防御机制是什么呢?压抑、合理化。

压抑这种防御机制是,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它是最常用的防御机制。

在高三那年,与同学发生了些矛盾冲突,我感到很痛苦,一时半会又无法彻底解决。于是请假回家呆了三天,决定先放下,不再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先专心复习功课,高考结束之后再说。

有时,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对自己说:“先不管它了,明天再说吧。”

有时,看到孩子的问题,特别恼火,非常想发火,这时往往会对自己说:“静一静,缓一缓再说。”或者深呼吸一口气,告诫自己“淡定,淡定,亲生的。”

以上种种,都是压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过分的压抑是有害的。

许又新教授说:

过分的压抑会导致心理冲突的尖锐化和持久化,而且过分压抑具有自我否定的性质。自我否定性压抑源于害怕惩罚或丢脸,归根到底是由于父母教养不良和亲子关系的困扰。

防御,为了减轻痛苦和缓解心理冲突而作的防御,毕竟是消极的,也就倾向于过分。只有逐渐深入地理解自我,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去满足需要,同时发挥个人潜力,才是积极的心理卫生之道。显然关键的一环是去压抑。要去掉过分压抑,就必须改变对自我的态度,从自我否定变为自我肯定,即自尊之确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只有在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保持和增进心理卫生。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是不可侵害的,强调“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来对付心理冲突,道理在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