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文江南》刘涛演读的李清照,遥想千古第一女词人的一生
今日看到《斯文江南》中刘涛演读李清照,再现北宋第一女词人的传奇一生,在此不作任何评论,只聊聊我心中的李清照。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个浸润于书香墨韵的大家闺秀,身着罗衣锦服,举止俏皮灵动,外貌如花,内秀如竹,时而衣袂飘飘、细步盈盈,时而倚门回首、却嗅青梅。
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一个活灵活现的娇羞少女形象呼之欲出,语调欢快、词句清丽。整首词如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新婚之时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赌书泼墨,志同道合,又因两人共好金石,喜欢书画,常勤俭度日,典当衣物,用以买些碑文古迹研习。那时的她甚至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可见她对金石与文学的爱好之深。
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足,但浪漫多情的天性,让新婚燕尔的他们也会苦中作乐,常常会于小事之中发现生活大美。
因此,有了这样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词中满是夫妻甜蜜和俏皮可爱的小女儿姿态。全词如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靖康之耻,战火纷飞,赵明诚弃城而逃,夫妻双方四处奔波,这时的李清照带着众多收藏,想必极为心累。而后丈夫离世,举目无依,连自己倾注诸多心力的金石字画也遗失众多,心中自是苦闷,但不得不找一处安身之所。
这时的李清照是女儿秉性与男儿血气并存的一个阶段。她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咏赞项羽,可见她对南宋当权者苟且偷生行为的不屑,对曾经挚爱之人临阵脱逃的反感。
这个时期的李清照大约45岁,辗转多地,生活也由之前的安顺度日变成了流亡的落寞无奈。前半生的悠闲,也在国难面前极为快速地过渡到后半生的凄凉。
国破家亡后,流落到江南的李清照,内心无比悲痛,写下过无数感人肺腑的词作,山东女儿的豪迈潇洒更婉约清冷,也在原本词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南渡后的江南柔情,悲惨的境遇,无形中奠定了她婉约词宗的地位。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也是在这个时期有感而作: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而另一首传世经典——《声声慢》,更是她婉约词中的极品。词中写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时刻被悲凉孤独浸没的她,总是有着无尽的相思与闲愁,在如此心境之下,李清照依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实在令人敬佩。
最后,在她73岁那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凋零。
李清照的人生四个阶段各有分明,欢乐有之,悲戚亦有之;爱情有之,薄情亦有之;和乐有之,孤独亦有之。我想正是如此多的生命历程,才给了才华卓绝的她更多真情实感的倾诉。
两宋之间,巾帼词宗,芳华绝代。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