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记
下午两点半开始学生报名。我一点四十从家里出发,两点到校。校门口有部分学生排队等候,保安说两点半才会开门学生入校。
我们五年级十个班这学期要搬迁到附近的中学校区。报名临时安排在原小学一楼会议室。
我来到会议室,有两个同年级老师到了。按照班序,我们班在靠近操场的一二三排报名。
搭班的刘老师也到了,我们准备好报名的各项资料。两点一刻,学生陆续到达会议室,我站起来张望,希望我们班的孩子能看到我。
两点半左右,会议室人越来越多,每个通道都排满了家长和学生。
我和刘老师,一个人负责收学生制作胸牌的照片,健康卡,一个人负责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及课后延时服务合约,忙的不亦乐乎。
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是在父母陪伴来报名的。虽然五年级孩子完全可以独立来报名,但老师还是希望在开学时能面见到家长,一是可以寒暄下孩子情况,二是家长平常都很忙,少有见面时,一般都是电话交流。
但今天十个班在会议室报名,拥挤嘈杂,语言交流很费力,多数时候,我用微笑,点头,挥手等手势来和他们交流。
一切都不是我预设的样子。原本想着今天和每个报名的孩子们有一个简单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回到学校的亲切。但拥挤和嘈杂让我不得不加快工作节奏。只能偶尔慢下来问候一句。
经历了两个月,孩子们的眼神有点羞涩和拘谨。我想打消他们的那份矜持,于是,微笑着逗趣一两句,但还是不小心问到了作业完成没的话题。似乎惯性般就说出口了。
有些孩子一个人来报名,没法签订安全责任书和课后延时服务单。父母可能确因工作忙碌,今天毕竟周一。但有孩子说父母在家闲着,让他自己来。这类情况的,恰恰又是几个学困生。由此,我想到这几天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的,每个孩子的身心发育状态,是离不开家庭环境的。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培养孩子,真的需要用心地陪伴。
忙碌持续了半个小时,会议室突然空旷起来。清点报名人数,只有几个请假的没来了。
我们准备去中学校区里,我们的教室看下。
校区设在市里一所顶级中学校园内。他们有部分空教室,我们学校和他们签订了合同,租用两年。很遗憾的是只租用了十间教室,够我们五年级用。六年级还是不能和我们在一起。被安排在市郊的一所私立小学里。
因为我们学校校舍紧张。本部校区只能容纳一至四年级学生,所以,每到学生上五年级,就得搬迁到其他地方去。
我在这所学校教书十几年,因为一直教高段,因此,辗转过四个校区,最远的是步行需要两个小时,公交车40分钟。
正因为高年级需要搬迁,有些学生也容易流动,尽管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都还不错。
我们学校是一所口碑极好的公立小学,也是一座百年老校。但至今未有充足的校舍。这应该是一所学校最基础的设施了,可是很难满足。
租用的校区虽然桌椅较为破旧,但整个校园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教室宽敞明亮。
今后,将在这座校园里与孩子们共度两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