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不足

2023-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泡沫人生_8867

有言道:“二十一天可培养出一个好习惯”,但若用三、四年的光景来培养,那习惯一定得深入骨髓了吧!

三年前,我涉足简书,记录一些生活琐碎,有记事、抒怀、写景等,没有高远的志向,旨在锤练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开始,我怕自己不能坚持,强迫自己加入日更部落,每天长长短短地写一些文字,最初,我仅能拼凑出一点点,边写还边计数字数,估计一下我对于这篇文章的目标字数相差多少或距一篇日更需要的最低字数有多少出入。

写着、写着,我形成了写的习惯,以每周一至两篇的篇幅向前推进,一篇文章(权当文章)完成后,便开始寻找下一篇文章可写的素材并开始构思,乐此不疲。

刚书写时,我有三个粉丝,她们号称将是我的“铁粉”——我的闺蜜、我的先生和我的堂姐。为见证和鼓励我,他们也注册了简书,像被赋予了使命似的,他们逐篇阅读我堆出来的文字并仔细点评,点评温暖中蕴含鞭策,宛如和善而又严厉的班主任。书写有几双眼睛的注视,我越发不敢马虎,每天以十二分的热情面对自己的书写。我非常清楚,我不可能有吸引眼球的文字输出,他们之所以成为我的“粉丝“,鼓励是真,观望的心态也不排除,大有拭目以待我写作的热情能燃烧多久?我十分珍惜他们的每一个鼓励,无论是文字输出的频率还是在文字书写的态势上都拉满了弓。

渐渐地,闺蜜退出了,电话里她告诉我,某一天,她怎么也登陆不了简书,客观事实,我常常也遇到此类问题,再后来,她说她好像被禁了言,无法写评论了,自此,她遁去了身影,在简书上离我而去;先生,至今还在观望,颇为辛苦,只是一个月或更久的时间突然出来一下,出来后便为我的文章“疯狂打Call”,多篇文章他一气呵成地盖上他阅读的印章——赞,他像在看一场冗长的话剧,不由自主地沉沉睡去,猛然间又被惊醒,打个呵欠勉强再看上两眼,一副困乏无力的样子只为说明他对我的关注有始有终,我只好对他说声抱歉,目前,我还放不下我写的初心;堂姐曾是关注我最走心的一位,原因是,当初我走进简书,初来乍到,形单影只,甚是寂寞,便拉上她一起在简书里耕耘,我两如患难与共的姐妹,在简书上“互粉”,秉持共同进步的理念,我们相互点评、相互肯定、相互鼓励。但是,在简书上找不到堂姐的身影已将近半年,这个结果也是我不久前预计到的,在这之前,她在简书上写文的频率越来越少,时断时续,对于我的点评也是时断时续,我能感觉到她在做退出的铺垫,堂姐开始了新的生活——绘画、书法、摄影……总之,忙得不亦乐乎!再无暇顾及她的文字。最终这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默默地坚持。

我感谢闺蜜、先生、堂姐,他们在我书写的最初阶段予以扶持,奠定了我写作的一点基础,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书写,在关键性的早期,没有他们的敦促,我或许早已放弃,他们是我生命里为数不多的亲人,像一次远行,有他们的相送,注定这段旅程温馨而美好。

我这种淡而无味的坚持历时三年之久,让当初“粉丝”的热情消磨殆尽,换位思考,任谁做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时间久了都会心生厌倦,都会失去耐心,就算是陪读的家长,也该迎来孩子的毕业季,何况,这是永远也看不到希望的乏味坚持。

有时,他们的注视,让我反倒拘谨的放不开,我在写生活中的一点小触动、小感悟,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最本真想法、看法,个人的想法、看法未必能切合其他人的感受,会不会引起某位心里不快,我难免有所顾忌,若因言语不当冒犯了其中一位,与他与她来说岂不是极大的辜负与冲撞?再就是自己的文字总也见不到进步,白白地浪费着他们的时间,就像是一场极不道德的绑架,想到这,我既希望他们的关注又希望他们的解绑退出。

在简书上,他们一个个离开时,我像脱离了监管顽童,轻松、随意,一个人心无旁骛地在简书上“挥毫”,惬意、随性自在……一段时间后,我突然觉得一个人独白的孤独,对于我来讲,书写尚不能成为我的乐趣,我只是在执拗地坚守着自己当初的一个愿想——希望通过不倦的写,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具有思想,不惧表达的自己,而,所谓的思想、所谓的表达一时间又失去了聆听的对象,一切,似乎都变得再无意义,一种孤独苍凉的感觉一下子蔓延开来,我好像再也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动力。

也罢!对于我来说,所谓的写作,本质无非消遣,既是消遣,选择一些更为轻松的方式未尝不可,我又找出当年我曾迷恋一时的小游戏,像堂姐一样,进入铺垫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