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话成长阅读推荐读书

一则200多年的故事的启发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25人  春风十里木有一路桃花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一则200多年的故事的启发

这个故事我读了不知道有几遍了,总感觉其中意蕴没能咂摸出来,虽然已逾200年,甚至可能也只是作者当年写文章编撰出来的,不见得是真人真事,但拿到现在来读,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感,依然可以照见人性出来,依然有振聋发聩的感觉。

蜀之鄙之贫富二和尚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到南海朝圣拜佛。

贫和尚告诉富和尚: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呢?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打算做一件事情,往往会向别人请教,一来是告知别人自己想去做,二来呢也想征求别人的意见,希望得到别人的一些指点,退而求其次,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我们来看看富和尚怎么回答?富和尚首先反问贫和尚:你凭什么去呢?心中充满了怀疑,甚至带着一点点质问的语气。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听听富和尚是怎么想的:我几年来一直想买船去南海,尚且到不了南海。你就这样,真的能去得了吗?准确的说,不是质问,而是鄙夷,满满的轻视:小样!我都做不到!就凭你?!

这样的情景,在现实当中非常常见。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周围的人,通常会祭出这一小招:就你这样,趁早别做梦吧?!说这话的人他往往自认为高人一等,所以当他自认为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认为你也做不到,当然如果我们怀着更加阴暗的心理去揣测,可能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特别渴望你也不去做,害怕你去做了,万一真的做成了,对他将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呀!

一则200多年的故事的启发

今天但凡我们去做一件之前从来没有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太可能的事情,这个时候其实最需要的是确认你自己是否真正的认同它,相信它真正值得你去全力以赴去争取。

这个才是我们最需要解答的问题。

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做过,所以希望去征求别人的意见,那这个时候选择谁来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就显得特别关键。

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呢?

要么我们去选择在该行业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成就的人,如果你够的着的话,这是最佳选择。正常情况下,他们能够提供给我们最具建设性实战性的经验判断。

如果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人,那就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在别的行业当中做得不错的人,但凡一个真正取得过成就的人,他非常可能对你说这样的话:如果你自己觉得不错,那就去试试咯!他通常不会武断的给你一个定论,因为他非常明白世间有无数的可能,更因为他曾经经历过相类似的情景,同时他也相信追求梦想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举动。

如果你听到这样的话,就算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至少我们在精神上会得到支持。

这世间,无论你做任何事情,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避免别人的议论。这世间可能最不缺的就是观点,如果你自己没有鲜明的观点,没有坚定的信念,那非常可能的情况是你会跟着别人走,你会极大的受到干扰。

众人七嘴八舌之下,你可能就乱了方寸,你甚至都不去反思说话的人到底是什么成色,他有没有资格来评论,你可能压根都不知道,实际上他说的话,不是他自己的话,而是他道听途说的,他只不过是一个传声筒而已。

中国有个成语叫问道于盲,可惜我们在昏头转向之下,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缺失理性的判断,轻易的相信别人的话。

此时,正确的打开方式本应该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最初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自己非得要去做那么一件事情?找到明确的答案,说服自己,立刻投身其中。

一则200多年的故事的启发

我们再回到故事中,第2年,贫和尚从南海回来。贫和尚就靠着自己一瓶一钵,真的到了南海,完成了朝圣拜佛的目标。他回来后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非常的羞愧。

贫和尚,就两样东西,一个瓶,用来装水;一只钵,用来盛饭。然后就凭着自己的双脚,走到了南海。简简单单,就是行动而已,一步一个脚印的南海走啊,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当然是中间一定会发生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一个结果,他走到了南海,而且从南海朝圣拜佛回来了。

我们经常也会像那个富和尚那样,总希望万事俱备,总希望找到一个最佳的时机来开始,好像有这么一句流行的话:种植一棵树,最佳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就是今天。

如果我们真的确定要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确可以在头脑中进行一番预演,去猜度一切可能发生的情景,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的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人教我们的一种策略。

但是当我们无法做到万全之策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只是苦苦的等待,那最佳时期的到来,在等待中,我们就会错过一段,甚至一大段时间,因为通常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往往也就单纯等待着,或者,为别的一些什么事情耽搁。

最可笑的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眼光完全转到了别的事情,而把之前那件事忘得精光,直到有人把那件事做成了,我们才惊觉自己曾经错过了。

我们必须承认一点,所有最佳的时机,都是在复盘的时候才能确切的得出的结论。

而复盘,一定是你做过之后,才能够做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真的确定自己要去做一件事情,我们也已经很好的说服了自己,接下来,就是立刻着手去做,我们不一定,一直会做的很完美,相反的,我们通常会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种种的情况,种种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找到问题,解决它,就事论事,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提高,一个行动的人,似乎运气就会变得好,会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条件出来,一定会很快的超越那些坐而论道的人,虽然过程的不完美,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别人的意料,而与你自己的最初设想完美的契合。

一则200多年的故事的启发

所以,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最难的事情是,迈出第1步。如果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迈出了第1步,接下来,就是跟着迈出第2步,然后,第3步,……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很在意自己走了多少步,但是走着走着,你自己一定会忘掉自己到底走了多少步,你只知道自己要朝着既定的方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然后回头,望望自己这一路走来,你一定会很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很长一段路,而别人也会惊叹你居然走了那么长的路,你做到了,与最开始不同的是,人们的口风开始完全的转变了,开始众口一词的去称赞你,同时也不忘自吹一番自己有多么的先见之明。但这一切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