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的三部曲之——输出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20人  阿威说说

输出什么?

上次提到了职场新人的工作,不管是公司规定还是个人意识,都需要量化。工作行为有了量化,部门主管或者团队领导就容易根据量化的内容评判个人的输出。无论KPI还是OKR,本质上都是结果导向。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你的输出了。

输出不单单是有形的内容,还包括无形的输出,并且,无形的输出也许更重要。

销售人员一个月销售了多少业绩,营销人员一个月搞了多少个策划方案,程序员一个月完成了多少任务,设计人员一个月输出了多少张设计稿,这些都是有形的。每个职场人员都可以拿这个说事,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关注无形的输出,这种输出没法诉诸文字,也无法视觉化,但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每个部门、每个团队的成员心里。这类无形的输出,包括工作态度、个人影响。

作为职场新人,需要关注的输出包括了工作成果、工作态度、个人影响。

工作成果

上面说到的四类人员的输出,仅仅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他们,显然不够的。为什么?

假设销售人员甲和乙,在一个月都销售了同样的业绩,那部门领导会认为他们能力一样吗?一般情况下恐怕不是的,因为现实有诸多因素,比如甲有3年的销售经验,而乙只有1年,甲负责的是三、四线城市,乙是一、二线城市,甲的销售业绩同比上个月增长50%,乙只有10%……等等各种因素。

这个时候,如何评判甲和乙谁的输出大?

职场新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评定自己的工作成果。

  1. 数字

    销售人员,看看自己销售业绩同比增长多少?别人的呢?跟自己同一级别的同事表现如何?自己处于哪个位置?

    营销人员,这个月做了几个策划方案?带来了多少流量?ROI值是降低了还是上升了?

    设计人员,输出了多少张设计稿?在响应需求方的时间上要多久才能处理完?

    程序员,这个月完成了多少个任务?修改了多少个Bug?

  2. 业务技能是否长进

    销售人员,销售技巧是否有所提高?哪些话术更能吸引用户注意?有没有复盘推演?哪些错误应该避免?

    营销人员,对关键词的分析理解有没提高?多语种市场有哪些机会可以突破?相对竞品,我们的优劣势在哪?如何将产品卖到用户心里?

    设计人员,苹果、安卓最新的设计风格是否了解?这种设计传达出哪种美学理念?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遵循基本的规范?

    程序员,在完成功能模块时,是否做到了又快又好地完成?在解决一个技术难点时,是否想过进一步抽象,以便可以复用?功能写多了,能否站在更高角度看系统的架构?

  3. 为团队带来多大的贡献

    在整个团队的输出结果上,你是不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没有帮到其他同事?有没有好的想法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个人职责之外,有没有主动承担了额外的任务?

总之,工作成果是职场新人必须交付的输出,这种输出不单单是常规的公司或者部门考核的输出,还有他人看不见的成果输出,多问问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输出的更多。

工作态度

人在职场,工作态度也是会输出的。

同样半杯水,有人看到还有半杯,有人看到只有半杯。这大抵是价值观的问题,很难改变。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自己视角的。

比如有个任务,重要而且紧急,部门老大叫了你和另外几个同事,说这个事情要在3天内完成,问让谁做比较好?这个时候大家的反应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有表现积极,自告奋勇
  2. 有主动跟老大沟通,了解情况
  3. 有打哈哈,应付敷衍的
  4. 有沉默不语,等着老大最后做决定
  5. 有直接说不会的

作为职场新人的你,该怎么做?

第1种,有点过于激进,因为你可能还没了解清楚情况,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而且如果其他人也想做,就会略显尴尬。过早表明态度,会堵了自己后面选择的余地。

第3种,在应付的打哈哈,其实已经给出了你不想做的信号,老大自然心知肚明。你可能觉得这种打太极的方式避免了麻烦,但老大心里已经觉得你不堪重任了。

第4种,沉默不语的,有可能不想做,也可能想做,也有可能无所谓,让我做就做。这种藏得有点深,会让人捉摸不透,自己多少有点被动。

第5种,基本就是蠢驴说的话了,就算真的不会,也不能直接说出来。说出来,就直接拒绝了老大,拂了老大面子。

比较可取的就是第2种了,一来表示你积极响应问题,二来也不是直接说你想做,你只是在了解情况。如果你本意是不想做的,但最后老大还是把任务交代给你,那就欣然接受,认为这是锻炼的好机会,而不要觉得苦逼。

多做点事情,即便并非你本职的事情,领导既然交代给你去做,那就尽最大努力做好。其实,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过程的苦逼简直不值一提,而过程的收获却是别人不曾有的,它只属于你。

你在做这事情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输出,不但输出你的态度,还有你的能力。

个人影响

个人影响,一是指影响力,二是指在公司的融入程度。

影响力

正如微信公众号的Slogan说的,

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响力,大小区别而已。孔夫子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孔乙己影响了咸亨酒店的顾客心情。职场新人虽然在公司里显得“卑微”,但是仍然有办法发挥个人的影响力。

比如做一次分享活动,邀请团队或者部门的同事们参加。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职业技能的,可以是个人经历的,也可以是一本书的读后感。

做一次分享,需要倒逼自己整理思路,不但要归纳整理,还要能给受众讲清楚,是个很好地锻炼机会,同时也是给“自我品牌”做了输出,一举两得的事情。

除了分享,在个人影响力输出方面,也可以对团队的工作改善提一些建议,不一定非要系统性的、根本性的改进措施,可以就某些你认为能帮助团队的点表达一下。

这样的话一来能让大家知道你在努力融入团队,二来,你的上司也许会额外留意你,认为你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融入团队

有些新人性格外向乐观,没过多久就能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平日里说说笑笑,这样的话工作起来气氛就融洽些;有些新人腼腆内向,话不多,喜欢独来独往,过了半年一年,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称呼他;

有些人有各种爱好,会参加公司某些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也能很快认识到不同部门的人;有些人从不参加什么协会,也不参加团建活动,即便在微信群里也是安安静静,就算离职了,也没人知道他走。

虽然说这些行为跟人的性格和职业有关,但人总是群体动物,在一个团队里,总是要有点影响的,就拿以“宅”、“安静”、“腼腆”为标签的程序员来说,还是可以有意识的施加影响输出的。

比如跟同事们聊聊新的技术趋势,新潮的电子产品,风口上的区块链、人工智能什么的;不想那么严肃,也可以聊聊影视娱乐、体育资讯、吃喝玩乐什么的。总之不要过度封闭自己,偶尔走出自我的小小天地,尝试着跟同事们多沟通沟通,吹吹水也好,这也是一种输出,也可以说是在团队里刷刷存在感。

总结

以上,工作成果、工作态度、个人影响,能量化的输出只有很小一部分,别人看得到;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别人能感受到的输出,这种通常无法言语,没有记录,但对于职场新人,在打好职业基础的道路上,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